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三]» 正文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三]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三   阅读:68700

概要:第三段: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提出君王要做到“十思”,才能“垂拱而治”。全文骈散结合,语言流畅,表现力强。六、作业1.结合课后练习一,背诵全文。2.完成课后练习四、五。第三课时教学重点一、背诵全文,结合课后练习一,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二、体会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找出本课的成语,总结全文。教学步骤一、背诵课文1.个人背诵、集体背诵与部分(段落)背诵、全篇背诵结合。2.用课后练习一提问,学生背诵回答。二、虚词的归纳1.提问完成课后练习四,重在翻译。2.归纳虚词“以”、“哉”、“所”的用法。三、找成语,学典故要求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成语,不少于三个,并且释义,教师总结。明确:(1)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左传·襄公十一年》)(2)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旬子·王制》)(3)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尚书·武成》)(4)择善而从(之):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论语·述而》)(5)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献书报燕惠王》)四、教师总结本文是篇奏疏,虽以进言为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三],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第三段: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提出君王要做到“十思”,才能“垂拱而治”。

全文骈散结合,语言流畅,表现力强。

六、作业

1.结合课后练习一,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四、五。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一、背诵全文,结合课后练习一,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二、体会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找出本课的成语,总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背诵课文

1.个人背诵、集体背诵与部分(段落)背诵、全篇背诵结合。

2.用课后练习一提问,学生背诵回答。

二、虚词的归纳

1.提问完成课后练习四,重在翻译。

2.归纳虚词“以”、“哉”、“所”的用法。

三、找成语,学典故

要求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成语,不少于三个,并且释义,教师总结。

明确:(1)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左传·襄公十一年》)

(2)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旬子·王制》)

(3)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尚书·武成》)

(4)择善而从(之):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论语·述而》)

(5)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献书报燕惠王》)

四、教师总结

本文是篇奏疏,虽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文章骈散结合,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运用比喻、排比,使文章生动有力。


上一页  [1] [2] 


Tag:高中语文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三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