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长江三峡》学案4(苏教版必修三教案)» 正文

《长江三峡》学案4(苏教版必修三教案)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三   阅读:68304

概要:(2)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3)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5.关于第八段结尾“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一句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的处理(1)提出此句引起学生注意(2)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生活中的风浪并不可怕,要勇于在风浪中锻炼自己,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综合探究】1、作者说,他“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雄伟”表现在哪些方面,“瑰丽”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写山势、写水势、写激流、写险滩,都突出了“雄伟”二字,写云霞、写浓雾、写野草、写传说,皆紧扣“瑰丽”一词,创造出奇美的意境2.主题课文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记叙了作者航行过三峡时的见闻感受,描写了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革命的航船就是要在急流险滩中破浪前进的哲理3.写作特点分析1、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统一:作品是游记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情感,使作品充溢着诗一般火势的激情他用满含情感的语句,摹山状水,绘云画雾,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

《长江三峡》学案4(苏教版必修三教案),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2)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3)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5.关于第八段结尾“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一句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的处理

  (1)提出此句引起学生注意

  (2)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生活中的风浪并不可怕,要勇于在风浪中锻炼自己,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综合探究】

1、作者说,他“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雄伟”表现在哪些方面,“瑰丽”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写山势、写水势、写激流、写险滩,都突出了“雄伟”二字,写云霞、写浓雾、写野草、写传说,皆紧扣“瑰丽”一词,创造出奇美的意境

2.主题

课文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记叙了作者航行过三峡时的见闻感受,描写了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革命的航船就是要在急流险滩中破浪前进的哲理

3.写作特点分析

1、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统一:

作品是游记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情感,使作品充溢着诗一般火势的激情他用满含情感的语句,摹山状水,绘云画雾,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条逼真的山水画廊,而在写景抒情的过程中,又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那就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更伟大我们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看到,作者所乘的“江津号”在滚滚的江水之上,巍巍群山之中,破浪前进,百折不回,长江是险恶的,但人类能够战而胜之,这不正是人类的伟大力量的明证么?

课文的第8自然段结尾,作者又用点睛之笔,揭示了革命就要冲破险阻,百折不挠的哲理

2、联想丰富自然,充满浪漫气息:

作品在写景过程中,信手拈来的引用了古诗、古谣、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联想自然,毫无生硬之感,可谓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这样写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而且对表达主题思想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又使作品富有浪漫气息,给读者以广泛的审美空间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

(1)比喻:比比皆是,丰富而有变化,贴切形象,生动自然有明喻“前面天空上露出一金色阳光,象横着一条金带”,有暗喻“我们简直不象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全文共用比喻十八处之多,手法随机变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拟人:“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等句子,运用拟人,使作品生动形象,渲染气氛,引发联想,耐人寻味

(3)通感:通感是两种感觉的沟通,以视觉写听觉,以听觉写味觉等,它可以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能更深刻细致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引起读者更多联想和想象,因而更有艺术感染力

“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是比喻、拟物、也是通感,把视觉形象三峡江流,写成听觉音响交响乐,而又用视觉词语“雄伟”“瑰丽”修饰听觉音乐交响乐,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余地“绿茸茸的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也同样是视听的沟通

4、语言优美精炼,生动形象

5、引用有关的传说、民谣和古诗

4.归纳游记散文的写法:

  (1)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熟悉被记叙和描写的事物,还要准备大量的有关材料

  (2)描写景物要注意自己的立足点和视察角度

  (3)文章结构安排一般以游程或时间为序

  (4)根据表达需要安排详略,可用“广角镜”描绘场面,也可用“长焦镜”展示“特写”,有远有近,有面有点,使文章错落有致

  (5)选取准确、鲜明的语言,善用各种修辞方法突出景物的特征,使读者也如身临其境

(6)传说、民谣和古诗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丰富了读者的知识,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给读者提供了趣味盎然的史实,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美感,同时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学习检测】完全解读第14页

教学反思:该文的思路很清晰,但每部分内容比较多,而且写景方法不同,这又是散文,游记散文的重点,所以没有匆匆读过,而是就文章做了细致的研读,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游记散文的写法


上一页  [1] [2] [3] 


Tag:高中语文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三
》《《长江三峡》学案4(苏教版必修三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