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4»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4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三   阅读:68979

概要: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4,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上一页  [1] [2] [3] 


Tag:高中语文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三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