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十三岁的际遇》教案教学设计12» 正文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教学设计12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878

概要: 4、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两个问题。①②一、教材分析:1、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2、这篇文章诗意盎然,字里行间透着灵气,作者的心灵跃然纸上。想一想有些话要是平平实实地说该怎么说,再看看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多读几遍,就会有所感悟。3、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二、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语汇。2、在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及思想感情的线索。3、让学生领悟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三、重点、难点:1、感情和领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感情。2、诵读体味文章诗意盎然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教学设计12,标签: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4、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两个问题。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

2、这篇文章诗意盎然,字里行间透着灵气,作者的心灵跃然纸上。想一想有些话要是平平实实地说该怎么说,再看看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多读几遍,就会有所感悟。

3、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语汇。

2、在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及思想感情的线索。

3、让学生领悟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三、重点、难点:

1、感情和领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感情。

2、诵读体味文章诗意盎然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

四、探索资料:

1、作者简介:

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近十四岁)时,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

下面是田晓菲发表于1985年第4期《儿童文学》的一首诗。

田晓菲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有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

(学生交流)

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

我们现在是十三岁,而十三岁的田晓菲已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了,她四岁就大量接触文学作品,初一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十三岁就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后来相继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二十九岁时就走上了哈佛的讲台,这一连串闪光的足迹,令人惊叹,而当我们看了她在北大90周年校庆时写的文章就能找到她辉煌经历的答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田晓菲,走近北大。

幻灯片①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走近田晓菲:

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近十四岁)时,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

幻灯片走近北大

(二)解题

“际遇”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遭遇”(多指好的),机遇、时运,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是指什么呢?(进北大)

(三)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整篇文章,作者都抒发了对北大的深情。

1、  请同学们用心默读全文,圈点出自己欣赏的语句。

2、  对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练诵,力求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3、  学生朗读。互评。(重点段落可齐读)

4、  再读课文,读时你能体会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是怎样一种情感?

明确:是对北大的依恋和一种热爱、感激之情。

      决心自由飞翔 。

      渴望创造。

向往、热爱、感激……

(四)梳理课文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以空行为标志。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第一部分(第1——5段)写作本文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6——12段)北大为每个学子展示了动人的新世界。

第三部分(第13——17段)写我是不系之舟。

(五)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读后给每一段起一个小标题。

明确:①初知北大    七岁的梦想     幻灯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教学设计1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