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陋室铭》学案及答案9(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设计)» 正文

《陋室铭》学案及答案9(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设计)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233

概要:版本 苏教版 课题《陋室铭》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3、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2、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怀。学习过程(一) 自主预习:1、 课外查资料,了解“铭”这一文体的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2、 作者与写作本文的背景。 见教参 “附录资料”

《陋室铭》学案及答案9(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设计),标签: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版本 苏教版     课题《陋室铭》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3、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怀。

学习过程

(一)   自主预习:

1、  课外查资料,了解“铭”这一文体的特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

是用韵的。                                                                          

2、  作者与写作本文的背景。

 见教参 “附录资料”                                                                

                                                                                 

3、疏理课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山不在高(动词,在于 )                         有仙则名( 这里用为动词,出名 )

苔痕上阶绿( 动词,这里是长到、蔓到的意思 )    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使动用法 )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

4、请按照引出对象、描写对象、归纳总结的思路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前六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中间八句,描写陋室的特点。(自然环境优美、来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        

最后三句,点明陋室不陋。                                                        

5、作者身居陋室,为什么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你觉得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情趣?

只引用孔子答话的后半句,省略前半句,语意却在前句,语外之意,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住的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不求闻达,

安贫乐道的情趣。见教参“探究·练习”一答案                                      

3、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应用比兴、对偶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开篇即运用比兴手法,引出陋室,使文章显得起伏多姿,能起到渲染烘托的效果。文章还运

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整齐,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

                                                                                

(二)达标测评: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斯是陋室( 指示代词,此,这 )           调素琴(不加装饰 )

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公文   )     惟吾德馨( 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

往来无白丁( 平明,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

[1] [2]  下一页


Tag: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陋室铭》学案及答案9(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