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画山绣水》[重点、难点]1. 品味文章诗意美。 2. 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 3. 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 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 下”,这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有人说桂林山水的美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有一位作家却用优美的语言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这位作家就是杨朔。杨朔曾这样说过,“我喜欢写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又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所以杨朔的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整体感知,分析课文 1. 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开头引用了唐人赞美桂林的诗句,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文章中去了。作者带着我们一路欣赏桂林的山山水水,娓娓道来,文章过渡相当自然。 2. 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游人的行踪来写的,本文也不例外。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桂林山水的特点——清奇峭拔;第二部分(第4—15段),写桂林到阳朔江上的景色和山的来历的种种传说——诗情画意;第三部分(第16—17段),面对极美的江山,牢记过去,畅想未
《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教案及练习,标签: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画山绣水》[重点、难点]
1. 品味文章诗意美。
2. 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
3. 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 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 下”,这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有人说桂林山水的美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有一位作家却用优美的语言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这位作家就是杨朔。杨朔曾这样说过,“我喜欢写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又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所以杨朔的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整体感知,分析课文
1. 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开头引用了唐人赞美桂林的诗句,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文章中去了。作者带着我们一路欣赏桂林的山山水水,娓娓道来,文章过渡相当自然。
2. 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游人的行踪来写的,本文也不例外。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桂林山水的特点——清奇峭拔;
第二部分(第4—15段),写桂林到阳朔江上的景色和山的来历的种种传说——诗情画意;
第三部分(第16—17段),面对极美的江山,牢记过去,畅想未来——人生理想。
3. ①文章的标题是画山绣水
说明: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a桂林山水的自然美如画如绣,妙不可言。
b互文的手法使自然的山水更充满诗情画意。
②文章中有些景及故事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课文中堪称“画山绣水”的景有哪些?
桂林山水(第2段)
漓江水色图(第4段)
鱼鹰捕鱼图(第5段)
4. 这篇课文除了语言很有特点,在选材上也是别具特色的。课文写桂林山水,选了哪些景点来写的?
明确:在作者所见到的景色中,也有重点,如水色只写了不多的几句,山石重点写,但是也只挑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写。
5. 本文写了船家讲述的旧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作者为什么要在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中插入这样的故事呢?
明确:作者这样写就是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6. 课文中讲述了“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岩”等四个传说,请问这些传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都是写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这些传说是旧时代现实生活的折射,对于认识过去有一定的意义。
7. 课文中第12段对寡妇桥的描写,用了三个问句,请问这三个问句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是提示,是船家提醒你注意观察;第二个是解说,讲山岩为什么称作桥;第三个是进一步解释,讲山岩由来的神话传说的依据。
【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8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 写出与“博识”的“识”读音相同的五个字并各组一个词: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2. 选出有关标点符号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等。(句中的省略号应该去掉)
B. 中国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句中的引号表示讽刺)
C. 大锅里有温水,只管舀来洗就是了;暖瓶里有热茶,美美地喝就是了。(句中的分号表示分句间是并列关系)
3. 填入下文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徐霞客游记》;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来漫步,写出了许多精粹的诗文。
A. 说起科学,还应当想到它的嫡亲——文学
B. 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
C. 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文学方面的传世之作
D. 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4. 对下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A. 夸张 比喻 反复 B. 比喻 拟人 反复
C. 夸张 排比 拟人 D. 比喻 排比 拟人
5. 为下列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示例] 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粉笔:
黑板:
6.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朝辞白鹿彩云间,千里莲花一日还,考察才经两站路,旅费已花万余元。
(注:“白鹿”指庐山的白鹿洞书院。“莲花”指黄山莲花峰。)
①这是一首仿拟诗,作者是仿拟唐代诗人_______ 的《 》。
②诗中通过_______和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作者的激愤之情。
③简答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7. 阅读下文,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到的启示(不超过20字)
开学的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后甩。”说着他示范性地做了一下,“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有什么做不到?”
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每天甩手300下,谁坚持了下来?”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只有80%的同学坚持下来。一年后,苏格拉底又问:“甩手300下,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
这时,整个教室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
8. 下面语段中有四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两处加以改正。
①爱因斯坦是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②他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作为一位可以同牛顿相媲美的科学巨匠,③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内作出了重大贡献,④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相对论”。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宣称:⑤爱因斯坦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21年,⑥爱因斯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