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穷匮: 穷尽。如: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重点虚词 曾: 副词, 用来加强语气, 可译为“连……都…… ”。如: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且: 连词, 况且。如: 且焉置土石? 如……何: 把……怎么样。如: 其如土石何 ? 诸: 即“之于”。如: 投诸渤海之尾。 十七 出师表 1.通假字 有: 同“又”。如: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阙: 同“ 缺”, 缺点。如: 必能裨补阙漏。 2.古今异义 开张 古义: 扩大。如: 诚宜开张圣听。 今义: 店铺开业。如: 布店已经开张。 益 古义: 增加。如: 至于斟酌损益。 今义: 好处、益处。如: 个人利益。 明 古义: 明察。如: 以伤先帝之明 。今义: 明亮。如: 窗明几净。 痛恨 古义: 痛心遗憾。如: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今义: 极为仇恨。如: 她对他很痛恨。 卑鄙 古义: 身分地位低微。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义: 卑劣龌龊。如: 这是一个非常卑鄙的人。 感激 古义: 感动奋发。如: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义: 感谢。如: 感激老师的教诲。 3.词类活用 良实: 作名词, 善良忠诚的人。如: 此皆良实。
苏教版九年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导学案),标签: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穷匮: 穷尽。如: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重点虚词
曾: 副词, 用来加强语气, 可译为“连……都…… ”。如: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且: 连词, 况且。如: 且焉置土石?
如……何: 把……怎么样。如: 其如土石何 ?
诸: 即“之于”。如: 投诸渤海之尾。
十七 出师表
1.通假字
有: 同“又”。如: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阙: 同“ 缺”, 缺点。如: 必能裨补阙漏。
2.古今异义
开张 古义: 扩大。如: 诚宜开张圣听。 今义: 店铺开业。如: 布店已经开张。
益 古义: 增加。如: 至于斟酌损益。 今义: 好处、益处。如: 个人利益。
明 古义: 明察。如: 以伤先帝之明 。 今义: 明亮。如: 窗明几净。
痛恨 古义: 痛心遗憾。如: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今义: 极为仇恨。如: 她对他很痛恨。
卑鄙 古义: 身分地位低微。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义: 卑劣龌龊。如: 这是一个非常卑鄙的人。
感激 古义: 感动奋发。如: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义: 感谢。如: 感激老师的教诲。
3.词类活用
良实: 作名词, 善良忠诚的人。如: 此皆良实。
恢弘: 作动词, 发扬光大。如: 恢弘志士之气。
臧否: 作动词, 评论人物好坏。如:陟罚臧否。
广益: 作动词, 扩大增加。如: 有所广益。
4.重点实词
秋: 时。如: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简拔: 选拔。如: 是以先帝简拔。
驱驰: 奔走效劳。如: 遂许先帝以驱驰。
不毛: 不生草木的地方。如: 深入不毛。
5.重点虚词
所以: ……的原因。如: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盖: 副词, 推测原因。如: 盖追先帝之殊遇。
十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重点实词
三: 表示多数。如: 卷我屋上三重茅。
漠漠: 乌云密布的样子。如: 秋天漠漠向昏黑。
丧乱: 战乱。如: 自经丧乱少睡眠。 庇: 遮蔽。如: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重点虚词
俄顷: 一会儿。如: 俄顷风定云墨色。
安: 哪里。如: 安得广厦千万间。 突兀: 突然。如: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二、名句集锦
1.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曹刿论战)
2.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二章)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同上)
4.人恒过 , 然后能改。 (同上)
5.然后知生于忧患 , 而死于安乐也。 (同上)
6.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7. 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
8.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同上 )
9.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 呜呼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文学常识
1. 《左传》
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7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曹刿论战)
2.《战国策》
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 三十三卷, 杂记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时间上接春秋, 下接秦并六国。(邹忌讽齐王纳谏)
3.孟子 ( 约前372~ 前289)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 邹 (今山东邹城市) 人。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 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 。 (《孟子》二章)
4.列子
名寇, 又名御寇, 郑国人, 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今本《列子》是由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 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愚公移山)
5. 诸葛亮 (181~234)
三国时政治家、文学家, 字孔明。琅邪阳都 (今山东沂水县南) 人。诸葛亮的文学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 其代表作有《出师表》。 (出师表)
6.杜甫
字子美,三十五岁来到长安,屡遭排斥,困居十年。先后任过左拾遗、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五十九岁病逝在湘江船上。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课内阅读精华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
于是入朝见威王, 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1. 解释文中红色的词:
莫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邹忌讽谏时是怎样以家事喻国事进行说理的? 这种设喻和一般的比喻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全文内容, 说说你学了上文后受到什么教育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子〉二章》选段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行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上一篇:《鱼我所欲也》板书设计(6篇)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