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看云识天气》教案教学设计17» 正文

《看云识天气》教案教学设计17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68

概要:(二)分两组学习八种云,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云名、云的形态变化、云的高度厚度和天气征兆。 (1)第一组找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最高 很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000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2000米左右 较薄 天晴 (2)第二组找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3)通过我们对八种云的分类整理,我们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云雨天气的关系,这也是说明文的一大优点,就是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这样分类说明有什么好处? 答:这样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

《看云识天气》教案教学设计17,标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二)分两组学习八种云,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云名、云的形态变化、云的高度厚度和天气征兆。

(1)第一组找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最高 很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000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2000米左右 较薄 天晴

(2)第二组找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3)通过我们对八种云的分类整理,我们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云雨天气的关系,这也是说明文的一大优点,就是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这样分类说明有什么好处?

答:这样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说明,使读者更具体、更详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强调: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 

(4)、接下来由学生自己找晕、华、虹、霞与天气的关系,同样是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和天气征兆。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六、拓展学习

请同学们采用打比方或者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你熟悉的某一事物。可以是以前文章中学过的句子。

比如《春》这一课中形容雨丝细密就写到“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当然还有很多作家在文章中采用这些方法,这样的写作手法也是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可以采用的。

七、小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所以我们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应该多多的观察,这样我们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八、布置作业

1、用图表的方式,将八种云和四种光彩清晰地展现出来

2、练习看云识天气,轮流发布天气预报。

九、板书设计

  17  看云识天气             

(总)第一部分(1)云就像天气的“招牌”     

               

(分)第二部分(2--6)怎样看云识天气           

 

(总)第三部分(7)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上一页  [1] [2]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看云识天气》教案教学设计17》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