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短文两篇》(第一次真好、行道树)导学案7»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短文两篇》(第一次真好、行道树)导学案7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11

概要:初一语文导学案 編制时间:2010年7月 25 日 编制:唐洪苇 修订:《短文两篇》导学案 NO:7班级 姓名 组别 评价 《行道树》【学习目标 】1、精心品味语言,思考人生哲理。2、培养合作学习及探究生成问题的能力。3、感悟行道树象征的奉献精神,享受学习的快乐。【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牢记文学常识。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独立完成导学案。3、掌握散文的特征“形散而神不散”4、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一些关于象征手法的知识。【内容导航】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知识链接】 本文选自《张小风自选集》,作者张小风,1941年生,早在1977年,就被台湾的区的批评界推为“中

人教版七年级上《短文两篇》(第一次真好、行道树)导学案7,标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语文导学案    編制时间:20107 25     编制:唐洪苇    修订:

短文两篇》导学案  NO7

班级        姓名         组别       评价      

《行道树》

【学习目标 

1、精心品味语言,思考人生哲理。
2、培养合作学习及探究生成问题的能力。
3、感悟行道树象征的奉献精神,享受学习的快乐。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牢记文学常识。

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独立完成导学案。

3、掌握散文的特征“形散而神不散”

4、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一些关于象征手法的知识。

内容导航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知识链接】 

本文选自《张小风自选集》,作者张小风,1941年生,早在1977年,就被台湾的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对她诗意散文的 第一次感性素描。1981年,当她的 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淋漓健笔。主要作品包括散文《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你还没有爱过》《我在》等、戏剧《武陵人》《自烹》《和氏璧》《血笛》等、杂文《非非集》《幽默五十三》等以及儿童文学、评论小品等。     `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给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堕落(   ):                     (2)装饰:

(3)点缀(   ):                     (4)繁弦急管:

(5)灯红酒绿:                       (6)贪婪:

(7)冉冉(   ):                     (8)苦煞

(9)自豪:                           (10)污浊:

合作探究

一、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

1、  在“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这一句中,如何理解“堕落”一词的含义?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为什么快乐?

4、文中写道:“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行道树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2、  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3、  行道树的形象和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拓展延伸

小练笔: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对“无私奉献精神”有了至高的认识。请你给环卫工人写封信,表达我们中学生的敬意。(字数300左右)

                         《行道树》导学案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1)(duò):(思想、行为)往坏里变。(2)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东西,使美观。(3)(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美好。(4)各种各样欢快音的乐声。弦:弦乐器。管:管乐器。(5)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6)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7)(rǎn):慢慢的。(8)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9)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10)(水、空气等)不干净,混浊。

合作探究】一、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1、归纳:堕落的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但课文的意思是行道树离开了它们的家,离开了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烟尘里,它们的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往坏里变。2、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染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地感觉是非常鲜明的 ,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3、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的健康而忧愁;他们为自己从事的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他们更为自己对人类的奉献而自豪快乐。4、提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神圣的事业赋予我们的责任更多,但是我们在付出代价、感受痛苦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丰富了内涵,提升了精神品味,于是痛苦把深沉给予了我们。二、整体感知课文: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短文两篇》(第一次真好、行道树)导学案7》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