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木兰诗》导学案4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45

概要: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11.译句: 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导学案4,标签: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11.译句:

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2.“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4分)

                                                                        

13.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4分)

                                                                           

                                                                              

1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6分)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通   ,意思是

⑵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   ,意思是

15.对诗的开头四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这几句诗用“不闻……惟闻……”相对比的句子,写木兰在织布时不自觉地停下了工作,发出了叹息声,表现了木兰愁闷之深。

B、“唧唧”是叹息的声音。“唧唧复唧唧”表现木兰在连续地叹息。诗歌一开始这样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

C、诗的开头反复表现木兰的愁闷心情,表现木兰面对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但她最终下定决心替父从军,更有利于塑造巾帼英雄的形象。

D、“木兰当户织”一句,通过木兰织布选择的地点表现她心情的郁闷,她正是借对着门织布来观赏外面的景象来排解心中的郁闷。

第三课时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 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一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木兰诗》导学案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