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教学设计3»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教学设计3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975

概要:《诗两首》渠县第三中学 向 超教学目标及重点:1、 让学生借这两首诗了解并喜欢普希金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3、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4、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5、领悟诗句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设想:1、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2、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3、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及其诗作,并为大家朗诵其他诗篇的片段。教学方法: 读、说、悟、品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苏东坡在屡遭贬谪之际唱出的人生哲理。同学们,你们又曾有过什么 “阴与缺”?比如学习上、跟同学交往

人教版七年级下《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教学设计3,标签: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诗两首》

渠县第三中学    向  超

教学目标及重点:

1、 让学生借这两首诗了解并喜欢普希金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3、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4、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5、领悟诗句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设想:

1、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

2、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

3、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及其诗作,并为大家朗诵其他诗篇的片段。

教学方法:

读、说、悟、品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苏东坡在屡遭贬谪之际唱出的人生哲理。同学们,你们又曾有过什么 “阴与缺”?比如学习上、跟同学交往中、与家长沟通时曾经历过什么困难、挫折?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我们该怎么办?世界著名大诗人普希金为此写了一首诗,给了我们一番特别的叮咛和嘱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设计二: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对生活的风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果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今天我们学习《诗两首》,看诗人普希金和弗罗斯特是怎样思考的。

设计三:由《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当你身处困境,是前进还是后退,遇到困难,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  检查预习、朗读评价:

1、字词

瞬息shùn    幽寂yōu    萋萋qī     忧郁yù     涉足shè    路径jìng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怀恋:怀念。

伫立:长时间站立。                      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幽寂:幽静寂寞。

路径:道路。                            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

往事:过去的事情。                      回顾:回过头来看。

2、请一位同学朗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再请几位同学评价朗读。

3、朗读《未选择的路》,请同学评价朗读。

评价的用意在于了解大多数学生预习的状况,通过朗读和评价,完成对于生字的掌握和诗歌情感的大体把握。

三、组织学生交流所找的资料,重点介绍普希金和他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亚历山大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称赞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鼻祖”,是“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影响很大,是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

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811年进入皇村学校,接近未来的十二月党人,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1816年加入文学团体“阿尔扎马斯社”。1817年皇村学校毕业后在外交部供职。1819年成为革命外围组织“绿灯社”成员。这个时期他连续写了歌颂自由、反对暴政的著名诗篇《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这些诗在进步青年中广为传诵,因此他被沙皇当局流放南俄。流放期间,创作《短剑》、《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和《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等诗篇。1824年被幽禁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写了表现20年代进步贵族青年寻求社会出路的长诗《茨冈》、探索人民命运和历史作用的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以及诗体小说《努林伯爵》。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新沙皇尼古拉一世赦兔普希金,将他召回莫斯科。诗人对新沙皇一度抱有幻想,希望他成为彼得大帝式的开明国君,同时又无法忘怀旧日友好十二月党人,写成《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和《阿里昂》。1830年在彼尔金诺村创作四部小悲剧和《别尔金小说集》,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第一篇反映 “小人物”命运的作品。最终完成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0),被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主题切中当时俄国社会重大问题,塑造了“多余的人”“小人物”等俄罗斯文学的典型形象。1831年2月与莫斯科第一美人冈察洛娃结婚, 5月迁居彼得堡,仍在外交部任职。创作以彼得大帝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中篇小说《黑桃皇后》、童话诗《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以及反映布加乔大起义的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1837年2月在决斗中被法国流亡者丹特士杀害。本诗恰恰写于流放期间

四、初步感知——讨论完成:你更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1] [2]  下一页


Tag:初一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教学设计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