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17» 正文

《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17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895

概要:沙鸥翔集(ōu) 岸芷汀兰(zhǐ)(tīng) 皓月千里(hào 静影沉璧(bì) 宠辱偕忘(xié) 嗟夫(jiē) (三) 自由读课文,直至读熟 (四) 学习文章的第一段 1.熟读本段课文,并根据页下注释翻译这一段 2.学习这一段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作太守越明年:越,到了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 以,来; 之,指重修岳阳搂这件事1.概括这段文章的内容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2.背诵课文第一段 板书设计: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作业:熟读课文,记忆生字,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朗读全文,复习生字二、讲新课(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朗读本段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洞庭湖的大观 2.翻译描写洞庭湖大观的课文,想象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发语词,无意义;观,观看;胜,美好 此则洞庭湖的大观:则,就是;观,景象

《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17,标签: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沙鸥翔集(ōu)   岸芷汀兰(zhǐ)(tīng)  皓月千里(hào

 

静影沉璧(bì)  宠辱偕忘(xié)    嗟夫(jiē)  

 

(三) 自由读课文,直至读熟

 

(四) 学习文章的第一段

 

1.熟读本段课文,并根据页下注释翻译这一段

 

2.学习这一段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作太守

越明年:越,到了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 以,来; 之,指重修岳阳搂这件事

1.概括这段文章的内容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2.背诵课文第一段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作业:

熟读课文,记忆生字,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朗读全文,复习生字

二、讲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朗读本段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洞庭湖的大观

        2.翻译描写洞庭湖大观的课文,想象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发语词,无意义;观,观看;胜,美好

          此则洞庭湖的大观:则,就是;观,景象

       3.翻译本段课文剩余的内容说说这部分写的是什么?

           北通巫峡:北,向北;通,到达

           南极潇湘:极,到

           这部分写的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4.想一想,既然是岳阳楼之大观,为什么不详细记述呢?

          因为“前人之述备矣”,如果作者再详细写就会显得重复没有新意

        5.背诵本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写的是岳阳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霪雨霏霏”时的景色

2.这“霪雨霏霏”时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霪雨霏霏时间之长;天气阴冷,风高浪大;天昏地暗;傍晚时节两岸的声音

3.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悲伤)

4.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登斯楼也:斯,这

去国怀乡:去,离开

感极而悲者矣:极,极点

5.朗读这段课文,体会其中描绘的情形

6.背诵这一段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朗读课文,说说这段课文描写的是岳阳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春和景明”时的景色

2.这“春和景明”时节,作者描绘了岳阳楼哪些方面的景色?

宽阔而平静的水面,水面上下自由自在的动物,

岸边郁郁青青的植物,皓月千里的月色,相互对答的渔歌

3.面对如此的美景,人们会产生那些感受?(喜)

4.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春和景明:和,和暖;景,日光

宠辱偕忘:偕,都

5.自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的美好景色

6.背诵这段课文

 

小结:

 

课文的第三段和第四段写出了洞庭湖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以及不同的人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景色时产生的不同的思想感情“霪雨霏霏”时的感极而悲,“春和景明”时

的喜洋洋,照应了第二段课文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些人因为自己不同的遭遇,面对洞庭湖壮观的景色产生差距强大的感受,是因为他们的心情不同

作业:翻译并背诵课文前四段

 

板书设计:

 

第二段:由概括写景想到由景物变化,登楼人心情各异,应有不同感受过渡到下文

 

 第三段:写由霪雨、狂风下的洞庭湖的阴暗凄凉景象而产生感极而悲的心情

 

第四段:写洞庭湖上春天昼夜变化的美景而产生的欣喜心情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五、六段

1.仔细朗读课文第五段,看看作者在这一段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2.学习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并翻译这段课文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

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异,不同;二者,指以上两种不同的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因为

是进亦忧:是,这样

 

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在……之先;

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在……之后

3.  这一段作者由对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写到了古仁人的感情,借对古仁人思想感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作者要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本文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

4.  背诵这两段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全文,整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介绍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  写作本文的原因

 

——   洞庭湖的胜景——览无之情之异   —— 霪雨霏霏之悲  ——  春和景明之喜 ——  与以上二者之

 

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情言志)

 

板书设计: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1.将叙事、写景、抒情、言志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2.整句与散句相结合,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易记


上一页  [1] [2] 


Tag:初二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17》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