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4(附答案)» 正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4(附答案)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937

概要: ④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许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我们倡导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经济全球化、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取得谐调的发展。 1. 从上文看,“友善”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文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①上文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提出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4(附答案),标签: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④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许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我们倡导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经济全球化、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取得谐调的发展。

  1. 从上文看,“友善”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文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①上文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提出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②③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 结合本文的道理论据,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友善的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的认识。

 

 

 

【试题答案】

一.

1. wù  páng  huáng  guān

2. B

3. C 

4. D 

5. (1)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2)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3)激烈变化。  (4)不切实际的谈论。

6. C

7. D

二.

1. 参考示例:在巴金的《家》里,我们懂得了自强;在伊索的《伊索寓言》里,我们学会了思辨;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我们明白了真情。(写出对作品感悟,句式符合要求即可)

2. ①林冲 ②冰心 ③《鲁滨孙漂流记》

3. ①土地孕育万物 ②土地孕育人类 ③土地是国家的象征 ④土地是故乡的象征

三.

文段一:

1.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得的。

2. 提出观点,总领下文。www.88haoxue.com88haoxue.com

3. 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③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的目标的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4. 中国学生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5.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考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注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6. 实验的重要性。

7. 略

文段二:

1. 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广具爱心。

2. ①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②先列举社会上种种缺乏友善的不良表现,然后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关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观点。

3. 引证法  例证法 

4. 认识;本文的道理论据;生活实际。(共三点)略


上一页  [1] [2] [3] [4] 


Tag: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4(附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