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唐雎不辱使命》学案3» 正文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3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685

概要:22、唐雎不辱使命设计人:张玉萍 王可伟 张晶 自学时间:10.9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初步体会课文大意;反复诵读,尤其读准多音字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5.课外拓展有关《战国策》的知识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古文词语:谓、易、其(作语气词)、虽然、虽、休、寝、错、仓等及出自《战国策》的常见成语2.文章对“士” 的作用的强调;选材的突出重点学法指导:www.88haoxue.com(88haoxue.com)朗读(多种形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两千年以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诸侯割据、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课文中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使我们由一斑见金豹二、多种形式读课文,读准字音,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1.齐读(边听边纠正读音)2.分角色朗读及指导3.全班分成四组,分角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3,标签: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22、唐雎不辱使命

设计人:张玉萍 王可伟 张晶      自学时间:10.9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初步体会课文大意;反复诵读,尤其读准多音字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

5.课外拓展有关《战国策》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古文词语:谓、易、其(作语气词)、虽然、虽、休、寝、错、仓等及出自《战国策》的常见成语

2.文章对“士” 的作用的强调;选材的突出重点

学法指导:www.88haoxue.com88haoxue.com

朗读(多种形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两千年以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诸侯割据、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课文中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使我们由一斑见金豹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读准字音,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1.齐读(边听边纠正读音)

2.分角色朗读及指导

3.全班分成四组,分角色朗读

三、解答学生不理解的语句

四、练习

唐雎不辱使命  (15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雄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释义(2分)

(1)        通       ,意为             (2)         通         ,意为

2.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请广于君     (           )    (2)秦王谓唐雎曰  (          )

(3)天下缟素    (           )        (4)长跪而谢之曰 (           )

3.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2分)

A.布衣之怒       B天子之怒      C庸夫之怒      D专诸之刺王僚

4.翻译下面句子 (3分)www.88haoxue.com88haoxue.com

(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

5.“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神?(2分)

答:

6.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是          →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          、           的性格特点(2分)

7.对文段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两句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B.“否,非若是也”唐雎的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C.唐雄强调安陵君不肯易地的原因是“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这一句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既说明安陵君宁“守”不“易”是崇仰先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

D.唐雄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是一种外交技巧

五、课外作业

1.书后练习二、三

2.读《战国策》或有关资料,准备讲 故事

第二课时

一、分析唐雎的人物形象,了解写作意图

1.全文采用对话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采用学生的合理说法)

明确:因为拒绝与秦交换土地,不同的是

[1] [2]  下一页


Tag:初三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