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词七首》教案4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三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86

概要: 。答案:1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二十七年,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劳,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作者在此用典故意在咏叹南宋近事。19、“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力,但朝廷早没有重用他的意思了。 创新题: 阅读南宋词人张孝祥题为《闻采石战胜》的词,完成词后题目。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各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苹,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20、这首词的词牌是( )A.念奴娇 B.水调歌头 C. 沁园春 D.永遇乐21、这首词下阕开头一句是( )A. 喜燃犀处 B.忆当年 C. 小乔初

《词七首》教案4,标签: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 答案:1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二十七年,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劳,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作者在此用典故意在咏叹南宋近事。 19、“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力,但朝廷早没有重用他的意思了。  


 

  创新题:


 

阅读南宋词人张孝祥题为《闻采石战胜》的词,完成词后题目。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各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苹,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20、这首词的词牌是(    ) A.念奴娇    B.水调歌头    C. 沁园春    D.永遇乐 21、这首词下阕开头一句是(    ) A. 喜燃犀处    B.忆当年    C. 小乔初嫁    D.赤壁矶头落照 22、词中运用了不少典故,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乔初嫁”是忆周瑜赤壁破曹之事。 B. “淝水桥边”是叙东晋谢玄等击溃前秦苻坚之事。 C.“我欲乘风去”是化用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怀。 D.“击楫誓中流”是引用晋祖逖统兵北伐的典故,抒发作者的抗敌之志。 答案  20.B  21.B  22 C 阅读下列元曲,完成后面问题 问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             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             多应借得,             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             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             一分西蜀,             一分江东。  24、对这首元曲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说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 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25 对这首元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业绩,最后以概括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呼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比较,表达了自己迫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答案:24、D  25、C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26—27题。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 张  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 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26、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愁”的具体原因。 答:                                                                                   。 27、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26、①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人的衰败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地区沦陷于金兵之下。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明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27①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②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无可奈何之情。


上一页  [1] [2] [3] [4] [5] 


Tag:高三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三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三册语文教案
》《《词七首》教案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