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人教必修四《柳永词两首:雨霖铃,望海潮》教案2» 正文

人教必修四《柳永词两首:雨霖铃,望海潮》教案2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四册语文教案   阅读:68908

概要:雨霖铃 导入新课:学生唱李煜词《虞美人》(以唱代背检查上节课内容),带出热烈的课堂气氛。 解读作者,明确目标(均用投影展示):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柳永的资料,教师略加补充。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步:美美地听——感受词的语言美。 播放Flash课件,学生听情感真挚的配乐朗读。 (1)第一次听:进行语感熏陶,注意节奏。 (2)第二次听:感受词的意境,注意情感的运用。 第二步:美美地读——语感训练。 (1)第一次读:再播放Flash课件,学生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教师范读一小节,作节奏指导,学生自主朗读训练。 (3)第三次读:抽检学生朗读情况,来个小比赛,看谁朗读得最好。(先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上片和下片,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 第三步:美美地品——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掌握技巧。 1.老师作诗词鉴赏技法指导 (1)由意象品味意境。 (2)语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 (3)写作技巧:把握写作技巧。 2.小组讨论 (1)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

人教必修四《柳永词两首:雨霖铃,望海潮》教案2,标签: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雨霖铃 
导入新课:学生唱李煜词《虞美人》(以唱代背检查上节课内容),带出热烈的课堂气氛。 
解读作者,明确目标(均用投影展示):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柳永的资料,教师略加补充。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步:美美地听——感受词的语言美。 
播放Flash课件,学生听情感真挚的配乐朗读。 
(1)第一次听:进行语感熏陶,注意节奏。 
(2)第二次听:感受词的意境,注意情感的运用。 
第二步:美美地读——语感训练。 
(1)第一次读:再播放Flash课件,学生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教师范读一小节,作节奏指导,学生自主朗读训练。 
(3)第三次读:抽检学生朗读情况,来个小比赛,看谁朗读得最好。(先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上片和下片,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 
第三步:美美地品——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掌握技巧。 
1.老师作诗词鉴赏技法指导 
(1)由意象品味意境。 
(2)语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 
(3)写作技巧:把握写作技巧。 
2.小组讨论 
(1)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 
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晚  
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 
(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表达的情感。 
明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良辰好景虚设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 
(3)写作技巧的探讨:请同学们回顾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说说本词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补充相关的写作技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3.个人体悟 
请闭目凝神,通过意象想象离别场面,品味词中美的意境,然后说说你感受到的意境。(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评点谁的感悟最好) 
4.小组交流讨论 
鉴赏词中美的词句,说说你认为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词句美在哪里? 
 (学生开始堂上发言,其他同学评点,教师点评穿插其间)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赏析发言,要准备足够的应对材料,以便生动自如地应答学生的发言。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美在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美在用白描的手法,极为传神地写出了千言万语又无言以对,泪眼相看,难分难舍,情意绵绵的眷恋之情。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美在展现了一个别后的暗淡景象,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充满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在将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为一幅画,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团聚,言尽而意无穷。又让这幅画出现在“酒醒”之后,让离人产生了浓烈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感,昨日离别情景历历在目,眼前凄清景象,前路“千里烟波”却还须前行,离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而“晓风残月”写出别后心境的凄凉冷落,“杨柳”则更添愁思。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美在写出诗人别后的孤寂,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 
5.评选佳句 
对比同学们谈的美句,结合刚才的评价,你认为哪一句是最美、最传神的千古名句。 
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不可一锤定音,允许百家争鸣) 
6.交流学习体会,学生小结 
7.课外延展,能力迁移 
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确: 
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 
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 
8.课外练笔 
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或喜。 
要求:①体裁不限,也可填词作诗。②要写真情实感,不得无病呻吟。 
第四步:美美地唱——感受美妙的韵律。 
(1)播放Flash课件,欣赏美妙的旋律和极富悲情的演唱,品鉴柳词美妙的意境。 
(2)再播放Flash课件2次,同学们伴着音乐学唱。 
(3)再播放Flash课件(去掉图像和原唱),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以唱的形式背诵课文。

望海潮 
                     
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知识。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次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铺陈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1] [2]  下一页


Tag:高四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四册语文教案

上一篇:《望海潮》教案

》《人教必修四《柳永词两首:雨霖铃,望海潮》教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