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训俭示康》备课资料» 正文

《训俭示康》备课资料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四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86

概要: 司马光《训俭示康》梳理一、文学、文化常识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人称涑水先生,晚年自号迂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当政八个月逝,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学术上有不朽贡献,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也是第一部)编号体通史《资治通鉴》。2、《资治通鉴》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上起战国周威烈五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1362年的历史。编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得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名为《资治通鉴》。3、同年,科举制度中称同科考中的人。汉代以同举考廉为“同年”,廉派以同举进士为“同年”。明清两代,乡试、会试同时考中者,都称“同年”。4、闻喜宴,皇帝赐予新科进士的宴会。因曾设宴于琼林苑,故又称“琼林宴。”5、东市,刑场。汉朝中央政府处决犯人的地方在长安东,所以称东市,以后就滥用东市为刑场的仪称。6、科名,隋代起设科取士,叫作科举。因为取士分等第名次,所

《训俭示康》备课资料,标签: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司马光《训俭示康》梳理

一、文学、文化常识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人称涑水先生,晚年自号迂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当政八个月逝,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学术上有不朽贡献,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也是第一部)编号体通史《资治通鉴》。

2、《资治通鉴》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上起战国周威烈五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1362年的历史。编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得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名为《资治通鉴》。

3、同年,科举制度中称同科考中的人。汉代以同举考廉为“同年”,廉派以同举进士为“同年”。明清两代,乡试、会试同时考中者,都称“同年”。

4、闻喜宴,皇帝赐予新科进士的宴会。因曾设宴于琼林苑,故又称“琼林宴。”

5、东市,刑场。汉朝中央政府处决犯人的地方在长安东,所以称东市,以后就滥用东市为刑场的仪称。

6、科名,隋代起设科取士,叫作科举。因为取士分等第名次,所以又叫科第、科名。

二、通假字

酒酤于市       酤——通“沽”,买

三、古今异义

1、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或品行好的人(君子寡欲则不传于物)今指人格高尚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小人:古指地位低的人,也指道德低下的人(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

今指人格卑鄙的人(小人得志/势力小人)

四、一词多义

1、 靡:(1)吾性不喜华靡      奢侈  

      2)众人皆以奢靡为荣      浪费

      3)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倒下

2、 类:(1)走卒类士服      大抵、大都

      2)枣、柿之类        种类

3、 服:(1)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       

      2)亦不敢服垢弊以矫干名     穿

      3)汝非徒身当服行          从事 

      4)走卒类士服              衣服

4、 非:(1)人不相非   讥评,认为不对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四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四册语文教案
》《《训俭示康》备课资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