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茶馆教案(人教版高四册)» 正文

茶馆教案(人教版高四册)

[02-26 23:28:1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四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35

概要:茶馆教学要点: 1、鉴赏王利法等主要人物形象。 2、品味本课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茶馆》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的特点。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鲁迅先生在小说《药》里,为我们展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小“茶馆”,并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茶馆”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无论是花白胡子的低声下气,还是驼背五少爷的幸灾乐祸,写来都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个时代群众的愚昧麻木,而且也感受到了革命者不被人理解的悲哀。今天,我们又看到了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的另一个《茶馆》,它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

茶馆教案(人教版高四册),标签: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茶馆  

教学要点:    

1、鉴赏王利法等主要人物形象。    

2、品味本课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茶馆》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的特点。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鲁迅 先生在小说《药》里,为我们展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小“茶馆”,并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茶馆”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无论是花白胡子的低声下气,还是驼背五少爷的幸灾乐祸,写来都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个时代群众的愚昧麻木,而且也感受到了革命者不被人理解的悲哀。今天,我们又看到了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的另一个《茶馆》,它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简介剧情(学生知道让学生介绍,如不知道,由教师介绍)    

全剧介绍:《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www.88haoxue.com(www.88haoxue.com)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教师小结:《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创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老舍先生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凭借对北京市民社会的熟悉,带着对旧社会的满腔憎恨,为它唱出了一曲葬歌。作品上演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四、分析人物姓名的含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舍先生的三幕剧《茶馆》是经典剧作,高中语文教材节选其中的第二幕作为课文,让学生在这个“三教九流会面之所”真正认识到了“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现就课文中出现的各色人物的命名含义作些分析,以窥视这一卓越剧作的丰富内涵于一斑。    

    王利发(裕泰茶馆老板),其取名用的是谐音手法,“王利发”即“望利发”,希望生意兴旺发大财。王利发也确实凭自己的精明、能干,顺应时代潮流,对茶馆进行改良,使得许多大茶馆相继倒闭的不景气的时候,他的小茶馆不但能生存下来,而且有新的发展。王利发的优点在于,他精明、干练,头脑灵活,接受新鲜事物快,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但他也有缺陷,就是自私、圆滑。当然,求利图财是商人的本性,但王利发对逃难的饥民没有丝毫的同情心:“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对巡警、大兵,王利发却是一脸的卑躬相,毕恭毕敬,点头哈腰。就是对爱白喝茶不付钱的唐铁嘴,他虽然打心眼里瞧不起,有些鄙夷、蔑视,然而,表面上依然是笑着打哈哈,不愿得罪。    

   

    王淑芬(裕泰茶馆的老板娘),这位王利发的贤内助,其取名采取的是望文生义法,“淑”,即善良、美好的意思,如“淑女、贤淑”;“芬”,指花草的香气。“淑芬”一名,让人一望可知其人的性格,这是一位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通情达理的贤慧女子。裕泰茶馆改了良,有了新的发展,但没有添人手,没有给帮工李三加薪水,所以李三满有意见和牢骚。但他的话不愿对王利发说,情愿对王淑芬说,因为他知道王淑芬不会像王利发一样说话难听,那么霸道、硬气。你看,王淑芬对李三的牢骚不是体谅加开导吗?“三爷,你说的对呀!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作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你等着,大栓子暑假就高小毕业,二栓子也快长起来,他们一有用处,咱们可就清闲点啦。从老王掌柜在世的时候,你就帮助我们,老朋友,老伙计啦!”这明显是暖人心、很在理的话嘛。当着王利发一个人,王淑芬可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了,她承认李三抱怨得对:“当着他,我不便直说;对你,我可得说实话:咱们得添人!”她真懂得体贴帮工的辛苦,同时也知道维护丈夫的脸面。在王利发不愿收留无处可去的康顺子母子二人时,王淑芬很慷慨地作了一回主:“她能洗能作,又不多要钱,我收下她了!”“大嫂,跟我来!”对此,爱打精明算盘的王利发也只得干瞪眼:“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四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四册语文教案
》《茶馆教案(人教版高四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