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北师大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登高》说课稿2» 正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登高》说课稿2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89

概要:(4)赏读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①怎样理解这句诗?【明确】从句法角度看,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另外,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苦,是什么意思?苦,是极度的意思,因此这句诗的意思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②联系上下文,诗中的“艰难”应该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明确】“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③造成杜甫悲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登高》说课稿2,标签:北师大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4)赏读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①怎样理解这句诗?

【明确】从句法角度看,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另外,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苦,是什么意思?苦,是极度的意思,因此这句诗的意思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

②联系上下文,诗中的“艰难”应该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明确】“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③造成杜甫悲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这表现出了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

④诵读指导: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4、全体学生深情诵读全诗。

5.迁移拓展

讨论:杜甫与毛泽东同是重阳节作诗,而且据有关资料介绍,毛泽东当时正在病中,政治上正遭受挫折。同在秋高气爽的重阳,同是病中的经受着磨难的诗人,所作同题材的诗为何风格迥异?

【明确】

①时代不同:

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毛泽东生活的时代则是一个风云激荡、社会革命轰轰烈烈的时代。

②心境不同:杜甫一生命运坎坷,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写作此诗时又逢年迈多病之秋,可谓老境颓唐;毛泽东此时则年轻气盛,意气风发,满怀豪情,因此,个人虽遭遇挫折,仍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配》7-10题

3. 运用网络环境进行小课题研究。

【附】板书设计

诵读要领:

理性的把握: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走进诗人内心。

感性的表现: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无奈

说作业设计
   1.默写全诗。

2.《配》7-10题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北师大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登高》说课稿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