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筏子》教案教学设计7» 正文

《筏子》教案教学设计7

[02-27 00:35:2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20

概要:著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风帆》《留春集》《京华小品》《袁鹰散文选》《秋水》等。袁鹰散文作品善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句、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点化主题,诗意浓郁。(可以采取学生到前台板书或者竞答等形式完成,同时提醒学生:重点识记划线内容,及时补充到课本上。)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汇,学习应用。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对“黄河的主人”们的赞美之情;感受艄公的勇敢、沉着、智慧和毅力的品质。(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领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品质。(三)自主学习,初读感知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读书感想2、集体明确:(1)黄河的气势让人感到震撼。(2)羊皮筏子虽然很小,却能经得起大的风浪。(3)乘客的胆子真大,处变不惊。(4)艄公的技巧高超,令人佩服。(5)文章刻画了黄河、筏子、艄公三个形象,黄河是背景,筏子是纽带,艄公是主旨。具体解释为:黄河为筏子的出现提供了背景,而筏子是联系黄河与艄公的纽带,凶

《筏子》教案教学设计7,标签: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著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风帆》《留春集》《京华小品》《袁鹰散文选》《秋水》等。袁鹰散文作品善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句、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点化主题,诗意浓郁。

  

(可以采取学生到前台板书或者竞答等形式完成,同时提醒学生:重点识记划线内容,及时补充到课本上。)

  

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积累词汇,学习应用。

  

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对“黄河的主人”们的赞美之情;感受艄公的勇敢、沉着、智慧和毅力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品质。

  

(三)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读书感想

  

2、集体明确:

  

(1)黄河的气势让人感到震撼。

  

(2)羊皮筏子虽然很小,却能经得起大的风浪。

  

(3)乘客的胆子真大,处变不惊。

  

(4)艄公的技巧高超,令人佩服。

  

(5)文章刻画了黄河、筏子、艄公三个形象,黄河是背景,筏子是纽带,艄公是主旨。具体解释为:黄河为筏子的出现提供了背景,而筏子是联系黄河与艄公的纽带,凶险的黄河上,一只小筏乘风破浪,如履平地,完全是艄公的高超技艺的展现,本文的主旨就是歌颂征服自然的人类,这赞美自然包括了艄公、乘客在内的“黄河的主人”的勇敢,机智、沉着和毅力,同时也颂扬了黄河的雄浑磅礴。

  

(鼓励学生从文章具体语段分析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再读品味

  

(一)再读品味

  

1、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精彩语句反复读几遍,并把喜欢的理由先小组交流,形成统一意见。

  

(提示:可以从修辞角度、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写作技巧方法、表达方式的运用、谋篇布局等方面作答。)

  

2、集体展示、评价,教师适时指导补充。

  

(二)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如下:

  

1、眼前这只筏子,你看它马不停蹄,顺流直下,像一支箭似的直射向雁滩。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极言筏子行驶速度之快,反衬艄公驾船技艺之高超。

  

2、你看,雁滩近了,近了,筏子在激流上奔跑得更加轻快,更加安详。

  

赏析:反复、拟人的修辞,描绘出筏子在惊涛骇浪中平稳行驶的动态,给人轻快奔跑的感觉,与前文“像一支箭似的直射向雁滩”相呼应,也间接赞美艄公的高超技艺。

  

3、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向岸上指点什么。

  

赏析:对比手法反衬艄公的高超技艺。

  

4、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

  

赏析:这是电影技法的镜头推移、特写镜头,传神地刻画了岸上的人逐个点数时的惊叹感佩之情。

  

5、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赏析:独立成段,承接上段的写景,开启下文对羊皮筏子相关内容的叙述。

  

6、就凭他的经验和判断,使得这小小的筏子战胜了惊涛骇浪,化险为夷,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赏析:该句直接抒情,不仅是对艄公的赞美,而且是对包括乘客在内的征服自然得人类的赞美;不仅赞美人类的勇敢,而且赞美人类的智慧和细心。

  

……

  

(学生边理解边及时标记在课本中,对学生的回答不必求全责备,师可以补充完善,甚至可略有拓展,如:技法的运用上。)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精读领悟

  

(一)师出示问题导读:

  

作者是怎样写艄公的?是通过哪些方面来直接或间接地表现艄公的?作者写艄公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深入读课文,标划重点,独立思索后小组展开热烈讨论,师巡视参与并适时点拨。)

  

(二)集体研讨后明确要点:

  

1、作者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刻画了战胜惊涛骇浪,在黄河上操纵羊皮筏子接送乘客和货物的艄公形象。(简要板书)

  

2、黄河的“险恶”与艄公的“沉稳”的对比;见到羊皮筏子前和见到羊皮筏子后的想法的对比;羊皮筏子的“体积小”和“承载重”的对比;羊皮筏子的“渺小”与黄河的惊涛骇浪的对比;岸上的人和乘客的不同心情既是对比,又是前者反衬后者;写黄河的大,以大水车衬托;以黄河的急,以羊皮筏子的快来衬托;小小的浪头吞噬筏子,即正衬了黄河的凶险,又反衬了征服自然的人们。

  

3、结合背景材料,分析综合,破解作者写作意图

  

本文不只是赞美艄公的精神,更要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大胆和镇静,还需要小心和智慧。

  

(写作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61年,正是我们的国家的“困难时期”——“三年自然灾害”。造成“困难时期”的原因,除了自然灾害,也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1958年,“大跃进”的狂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狂热,使我们的生产不讲科学,光靠干劲,造成了“浮夸风”,这对国家经济打击严重。在本文中作者强调“勇敢和智慧,镇定和机智”,是有针对性的。)

  

五、当堂达标,拓展提高

  

(一)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胆惊心jì(   )   惊涛hài(    )浪     一xiè(     )千里

  

如lǚ (   )平地  马不停tí(    )     万马奔téng(      )

  

吞shì(   ) tuān(    )急   shāo(   )公  gāo (    )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北师大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筏子》教案教学设计7》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