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模块教学设计闫永平甘肃兰州碳素厂中学 (730000)摘自福建师大《语文世界》本单元所选的五篇文章都是从世界著名经典文学著作中选取的寓言、童话或民间故事,文章的特点独特,寄予的主题鲜明。使学生领悟其中深刻的道理,通过比较不同文章,能找出异同点,并能口述故事,改编成小剧本予以表演,从而建立良好的品行,提高分辨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这一单元寓意集中明确,用单元整体比较法教学,最为可行。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从而阐明文章渗透的道理,教学中注意故事趣味性特点,可让学生口述,并改编课文成小剧本,形象地予以表演,在拓展延伸时写成新闻或小通讯,在年级内进行交流。 【模块教学设计A】起始奠基,确定学习目标这五篇文章都是寓言或民间故事,首先应指导学生通读各篇文章,初步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接着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在掌握生字生词及疑难句子的基础上,熟悉原文。【教学步骤】一.导语请同学们各讲一个故事,并通过这个故事能给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或寓意,对你自己的触动又是什么?从而过渡到本单元的内容。二.通读预习,初步掌握文章内容。1.要求学生速读文章,根据注释初步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模块教学设计,标签:北师大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闫永平
甘肃兰州碳素厂中学 (730000)
摘自福建师大《语文世界》
本单元所选的五篇文章都是从世界著名经典文学著作中选取的寓言、童话或民间故事,文章的特点独特,寄予的主题鲜明。使学生领悟其中深刻的道理,通过比较不同文章,能找出异同点,并能口述故事,改编成小剧本予以表演,从而建立良好的品行,提高分辨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
这一单元寓意集中明确,用单元整体比较法教学,最为可行。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从而阐明文章渗透的道理,教学中注意故事趣味性特点,可让学生口述,并改编课文成小剧本,形象地予以表演,在拓展延伸时写成新闻或小通讯,在年级内进行交流。
【模块教学设计A】起始奠基,确定学习目标
这五篇文章都是寓言或民间故事,首先应指导学生通读各篇文章,初步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接着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在掌握生字生词及疑难句子的基础上,熟悉原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请同学们各讲一个故事,并通过这个故事能给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或寓意,对你自己的触动又是什么?从而过渡到本单元的内容。
二.通读预习,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1.要求学生速读文章,根据注释初步理解文意,读时可采取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做好口头叙述得准备,先在学习小组交流,再给大家口头叙述,看谁对文章内容理解把握较好。
2.教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理解,整体予以引导:
《农夫和蛇》第一则,通过人和动物——蛇的两段小插曲,即农夫的想象和蛇的形态揭露出恶人的本性狠毒、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予以其怜悯就等于自食其果。第二则揭露出对恶人不要抱有任何幻想,深仇大恨难以言和。
《渔夫的故事》通过典型的形象——渔夫和魔鬼,利用情节的合理延宕,在我们的期待中悟出寓意——对于邪恶的敌手,要提高警惕。不能轻易相信。
《东郭先生和狼》推陈出新,虽然表面是人和狼的周旋,但折射出的却是人与人的关系——对于像狼一样望恩负义之徒,不能心怀仁慈。
《盗草》是田汉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把白蛇的爱情诗化,赋予蛇以美丽、善良、纯洁的爱情品行,使我们不得不为之感动。
三.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和大家交流,最后教师归纳整理。
首先,介绍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语言和民间故事的特点及含义。
其次,领悟文章蕴含的深刻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再次,培养大家口头叙述和表演课本剧的能力。
四.解决生字生词及疑难句子
1.同学们利用工具书分头寻找疑难字词。然后同桌互相提问解决
2.老师补充以下词语。
怜悯 啰嗦 乔装打扮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3.疑难句子理解
五.教师明确作者及相关文化常识
讨论:对本单元的文学常识你能了解多少?在学生抢答的基础上教师予以补充以下常识:
寓言 伊索 《一千零一夜》 克雷洛夫 马中锡 田汉
六.拓展延伸
通过初读本单元的文章,你能否联系现实生活,写一则小故事,并能蕴含某种道理?(要求,语言通顺,情节曲折,有趣有味,寓意深刻)然后再改编成小剧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演,并写好“小新闻”,在班内报道,看哪个组最为精彩。
【模块教学设计B】教师指导比较探究,同中求异
在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应用比较法阅读文章,同中求异。引导学生找出可比规律,为下一模块自主学习打好基础,以便能更好地举一反三。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谈谈蛇在自己心中的印象,自己有没有被蛇咬过?如果有,给大家讲讲,当时你的感受及想法是什么?从而过渡到新课。
二.阅读课文,初探寓意
1.自我行动。伊索寓言《农夫和蛇》两则和克雷洛夫《农夫和蛇》,首先考虑三则寓言在寓意方面以及语言应用、叙事等方面有那些异同点?
2.小组讨论。把自己思考的异同点写在小卡片上,先在小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请每个小组代表就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予以阐述,其他同学做好记录,以便随时发表不同意见。
4.教师点拨。
共同点
①寓意方面:都表现了蛇是不可轻饶的恶毒动物,从而揭示出对恶人不要抱有幻想,要警惕恶人的乔装打扮。
②语言方面。都先叙事故事,然后在文章末尾点明寓意
不同点
①叙事方面。表现在形式上,伊索寓言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克雷洛夫则是应用对话,以诗的形式展现。
②写法方面。伊索寓言两则都应用对比手法,如第一则中农夫的“善”与蛇的“恶”,第二则中二者的态度。克雷洛夫在第二则点明寓意时,在增强诗的深邃厚重方面很有特色。
5.精读三则寓言,谈谈你最喜欢那一则?并说明理由。(旨在进一步比较三则寓言的异同点)
①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②教师引导。教师应从故事的趣味性、文章的深刻内涵,个别句子的解、语言表达、寓意体现等方面予以补充和讲解。
三.改寓言,编剧本。
同学们自由组合,就你最喜欢的一则寓言进行改编,编成小剧本,当堂表演,要求形象自然,贴切文章内容,能很好的体现寓意。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就今天的剧本表演,各写一篇新闻,下节课我们在全班报道,并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学习园地里予以交流。
【模块教学设计C】学生自由比较探究,异中求同。
为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本设计就是在设计C的基础上变老师的主导为学生的主体,能主动用教读时所学的知识,方法进行自读,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以“狼”为话题,口头作文比赛,评出优胜者,其他同学予以点评。
引入:同学们:狼从现实生活来说,也是我们的朋友,如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是很有意义的,而今天同学们学到的则是狼狠毒的形象,但主旨则并不是人与狼的关系,应该是什么呢?
二.研讨要点展示
用幻灯片在屏幕上展示以下研究问题:
1.《东郭先生和狼》和《渔夫的故事》是不同国家的寓言故事,但却非常相似,请同学们讨论二者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