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全文就主要是由六个场面构成的:(1)可爱而有趣的百草园。这里既有异彩纷呈的静态物象,又有活泼多姿的动态物象和音象,而且字里行间,有一个孩子在活动。(2)长妈妈讲故事及故事所包含的情节。(3)在冬天下雪后的百草园捕鸟。(4)在三味书屋“肥大的梅花鹿”画前拜师。(5)在三味书屋因询问“怪哉”这种虫是怎么回事而碰了钉子。(6)在三味书屋的日常念书状况。本文中,此类非场面的文字还不少。可见,场面是记叙文的基本构成单位,但并非记叙文的全部参见林可夫主编:《高等师范写作教程》,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34~337页(二)关于细节叙事作品中对形象的刻画,贵在细节的精致。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以有特点的细节思维。形象,本来是相对于抽象而言,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概括。科学以排除感性的具体形态,综合、概括事物的普遍属性为特点,文学则表现个别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具体可感的事和情。例如用抽象的语言来讲,这个人笑得可恶,用形象的语言来讲则可以说,这个人一笑露出了三十二颗金牙。用抽象的语言说,这孩子笑得很可爱,用形象的语言则可以说,这孩子笑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场面与细节》教案教学设计2,标签:北师大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全文就主要是由六个场面构成的:
(1)可爱而有趣的百草园。这里既有异彩纷呈的静态物象,又有活泼多姿的动态物象和音象,而且字里行间,有一个孩子在活动。
(2)长妈妈讲故事及故事所包含的情节。
(3)在冬天下雪后的百草园捕鸟。
(4)在三味书屋“肥大的梅花鹿”画前拜师。
(5)在三味书屋因询问“怪哉”这种虫是怎么回事而碰了钉子。
(6)在三味书屋的日常念书状况。
本文中,此类非场面的文字还不少。可见,场面是记叙文的基本构成单位,但并非记叙文的全部参见林可夫主编:《高等师范写作教程》,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34~337页
(二)关于细节
叙事作品中对形象的刻画,贵在细节的精致。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以有特点的细节思维。
形象,本来是相对于抽象而言,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概括。科学以排除感性的具体形态,综合、概括事物的普遍属性为特点,文学则表现个别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具体可感的事和情。例如用抽象的语言来讲,这个人笑得可恶,用形象的语言来讲则可以说,这个人一笑露出了三十二颗金牙。用抽象的语言说,这孩子笑得很可爱,用形象的语言则可以说,这孩子笑起来脸红得像苹果,不过比苹果多了两个酒窝。高尔基说:“真正的语言艺术是非常生动如画的,而且几乎是肉体可以感触得到的。应该使读者看到语言所描写的东西,就像可以看到可以触摸的实体一样。”“可恶”“可爱”,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缺乏可感性的,而有了“金牙”“酒窝”,就成可看得见、摸得着的了。关键还在于这些细节并不是生活中一切的细枝末节。《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对细节下这样的定义:“细节是整体(这里指艺术作品)的一个小小的部分,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是局部。”转引自安东诺夫《细节》,见《苏联文艺》1984年第3期。光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还不是艺术的。艺术的细节是带着假定性的,其中交融着生活和作者的感情,不是一般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特征。
高尔基还说过:“当他(按:作家)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找到指出和强调谈话、手势、姿态、相貌、微笑、眼神等独特特点的时候,这些人物在他笔下就是活生生的。” 《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27页。
2. 例文。
不拘小节
吴雄
他那一头乱糟糟的头发,以及身上皱巴巴的衣服都给我一种特别的印象。但只要一看他的床铺,才发觉他穿得还算挺整齐了。一天,我正在洗脚,他把一封信装进信封,叫我给他一张邮票。看着他的脚,我这才发现他穿的袜子是我两天前洗过的,早晨还没有干,可下午就已经穿在他脚上了。他发现我在看他,便抱歉地一笑说:“我不喜欢洗脚时去开箱子,就把你的给穿上了”。而他写的那封信一直在他那乱七八糟的抽屉里躺了半个月,当他再发现时已经皱得不像样了。
[简评]先是一个无场面细节描写,写的是人物的肖像,头发是“乱糟糟”的,衣服是“皱巴巴”的。接着是一个场面描写,随便地叫“我”给邮票,穿的是“我”的袜子,抽屉是乱七八糟的,忘了半个月未寄的信“皱得不像样了”。三言两语就把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上一篇:《椰子树与平等》教案教学设计2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