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根据作品体裁特点进行阅读和鉴赏,是我们常用的基本的方法。但是,目前的语文报刊上的高考诗歌阅读和鉴赏解题指导文章,大都注重所谓解题技巧的指导,总是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尤其是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能力的目的。我认为,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抓住诗歌的特点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教学和考试的根本目的,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诗歌的内在特点是抒发感情。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无不是为了抒情。抒情是诗歌的生命、灵魂,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因此,阅读、鉴赏诗歌时,首先要弄清诗人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歌咏的是什么样的物,叙述的是什么样的事,刻画的是什么样的人,进而看看借此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www.88haoxue.com诗歌的外在特点是讲求韵律。特别是古典诗歌讲求合辙押韵、对仗,对此有时要倒置语序,“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的倒装,只有把它变成顺装,才能准确理解。阅读时还要读出声来,诗歌的韵律美只有读出声来才能更好地体会出来,即使在考试答题时,最好也要在心时读出声来。诗歌的构成要素是意象。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相互撞击、相互
唐诗宋词选读《李白诗二首》(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根据作品体裁特点进行阅读和鉴赏,是我们常用的基本的方法。但是,目前的语文报刊上的高考诗歌阅读和鉴赏解题指导文章,大都注重所谓解题技巧的指导,总是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尤其是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能力的目的。我认为,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抓住诗歌的特点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教学和考试的根本目的,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诗歌的内在特点是抒发感情。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无不是为了抒情。抒情是诗歌的生命、灵魂,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因此,阅读、鉴赏诗歌时,首先要弄清诗人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歌咏的是什么样的物,叙述的是什么样的事,刻画的是什么样的人,进而看看借此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www.88haoxue.com
诗歌的外在特点是讲求韵律。特别是古典诗歌讲求合辙押韵、对仗,对此有时要倒置语序,“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的倒装,只有把它变成顺装,才能准确理解。阅读时还要读出声来,诗歌的韵律美只有读出声来才能更好地体会出来,即使在考试答题时,最好也要在心时读出声来。
诗歌的构成要素是意象。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相互撞击、相互融合的结晶,是诗人通过想像及拟人、状物、象征、夸张、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将意与象融合所创造出来的单一的或片段的、可感可触的具象。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作家为了传达某种朦胧模糊、隐曲微妙、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思意绪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符号。因此,阅读、鉴赏诗歌时就应该从意象的角度入手,充分了解意象的种种内涵和审美意味,这是真正读懂一篇作品的关键。
诗歌的语言特点是凝练。凝练,即能够用极其精练、准确、生动和语言,高度概括地反映生活,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内容。古典诗词字数固定,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不许。在早期诗词里,含有不少虚词,如《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何之干兮”,虚词“兮”和关联词“之”属于无关紧要的成分,在唐诗宋词这些格律严谨的体裁里就要被省略,这个特点在绝句和律诗里更加显著。
诗歌的思维方式是跳跃。诗歌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跳跃性。因为篇幅字数的限制,如果作者把所叙述的事物全部详细地表达出来的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艺术的。这就要求作者简化和凝练语言,把关键词找出来,进行合理地排列组合。因此诗词作品就具有了跳跃性的特点,但是这种跳跃性必须是合理的,这时需要思维的连续性来加以约束,使这种跳跃性必须以围绕主题和合理的思路为前提。只有将语言的跳跃性与思维的连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性。
诗歌的形式特点是整齐。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宋词要求形式整齐完美,格律诗除首联和尾联之外,要求出句和对句之间必须对仗,长短句里上下两联字数相等的句子也多要求对仗。对仗在要求字数相等、节奏相应、平仄相对的同时,还要求相对应的词语不仅词性相同而且必须属于同类,这就使得中国古诗形式几近完美。
要想正确理解古典诗词,不仅需要掌握上述特点,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古汉语知识。不少人看到李白的《静夜思》,错误理解为诗人看到了床铺一旁的月光而起乡思。其实古汉语“床”的本意是井栏,“床”在这里借指井栏所在的庭院。
六、布置作业:以“李白,我对你说”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学后记】
上一篇:王沂孙《眉妩·新月》练习及答案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