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唐诗宋词选读课外自读篇目的原文及译文(第一单元翻译)» 正文

唐诗宋词选读课外自读篇目的原文及译文(第一单元翻译)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206

概要: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韵译】: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9、听蜀僧睿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绿绮:傅玄《琴赋序》:蔡邕有绿绮琴,天下名器也霜钟:《山海经》:丰山有钟九耳,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翻译: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 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 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 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10、月夜(杜甫)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解: 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

唐诗宋词选读课外自读篇目的原文及译文(第一单元翻译),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韵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9、听蜀僧睿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绿绮:傅玄《琴赋序》:蔡邕有绿绮琴,天下名器也

  霜钟:《山海经》:丰山有钟九耳,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翻译: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

  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

  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

  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10、月夜(杜甫)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解:

  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怜:爱未解:尚不懂得

  3.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4.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夜雾本无香,香从妻子的云鬟中散出;凄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显得寒凉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5.虚幌:透明的窗帷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解释: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在这看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

  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只是东悄悄,西瞧瞧看着天上圆圆的东西:真好看,像一轮白玉盘

  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

  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我不禁留下了眼泪,滴在了妻子的心中!

11、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译文】

房兵曹的马是著名的大宛马瘦骨棱棱,好比刀锋两耳尖锐,如同削竹四蹄轻快,犹如劲风所向之地,空阔广漠不怕险阻,可托生死有如此壮健、如此奔腾快捷的良马,足可横行万里之外!

12、《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前人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2.御史大夫张公:此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3."汉家"四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参《通鉴》213卷)汉将:指张守珪将领"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4.摐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榆关:山海关逶迤:连绵不断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5.羽书: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6.凭陵:逼压

7.穷秋:深秋腓(一作衰):变黄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8."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9.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10.城南:长安城南,当时是百姓居住区;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此泛指东北战场

11.边风飘飖:一作边庭飘飘,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宁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12.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

13.死节:为节义而死,此指国捐躯

14.李将军:指汉将军李广,能征善战,在战场上常身先士卒,又体恤将士,被后世视为好将军的典范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上一页  [1] [2]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选读课外自读篇目的原文及译文(第一单元翻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