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语言规范与创新《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教案2» 正文

《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教案2

[02-27 11:37:05]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言规范与创新   阅读:68592

概要:课 题 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1)认识汉语词语词性的修辞作用,并能据此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2)学会从词性角度分析不同词类的修辞效果。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认识现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加深对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认识,从而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语言生活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自觉性,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热情。教学重难点 常用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的语言表达效果,并能据此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教学时数 二课时教学 过程: 预 习:自学《“枯藤、老树、昏鸦”与修辞》一文,思考:1、什么叫词性?试举例说明。2、名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副词等各有哪些修辞作用?试举例说明。3、抄写一段你喜欢的歌词,并从词性修辞的角度谈谈你喜欢的理由。第 一 课 时一、导入:祖国的语言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大山的威武,有高原的粗犷,有江南的温柔,有水乡的秀雅。祖国的语言是一眼永不枯竭的甘泉,可浇灌祖祖辈辈不息的生机;祖国的语言是一片永不休止的音符,可谱出动人乐章!如何使我们的语言不再苍白呢?首先应该

《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教案2,标签:语言规范与创新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课   题 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汉语词语词性的修辞作用,并能据此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
(2)学会从词性角度分析不同词类的修辞效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认识现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加深对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认识,从而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语言生活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自觉性,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常用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的语言表达效果,并能据此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 过程:
    预  习:
自学《“枯藤、老树、昏鸦”与修辞》一文,思考:
1、什么叫词性?试举例说明。
2、名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副词等各有哪些修辞作用?试举例说明。
3、抄写一段你喜欢的歌词,并从词性修辞的角度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祖国的语言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大山的威武,有高原的粗犷,有江南的温柔,有水乡的秀雅。祖国的语言是一眼永不枯竭的甘泉,可浇灌祖祖辈辈不息的生机;祖国的语言是一片永不休止的音符,可谱出动人乐章!如何使我们的语言不再苍白呢?首先应该进行语言训练,今天我们一起去探讨如何“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让它亮丽起来。

二、交流预习情况
(一)讨论预习题
1、什么叫词性?试举例说明。
2、名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副词等各有哪些修辞作用?试举例说明。

(二)师生互动,走进文本(幻灯片)
1、词性,是指词在语言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某个词按照它所具有的语法功能应该属于某一类,这个词就具有了某一类词的词性。
2、名词和形容词:可以把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具体。
动词:可以形象地描写动态的画面或者细致地刻画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拟声词:可以把物体、人的运动的种种声音模拟得逼真、形象而生动。
副词:可以把人、物活动的时间、范围、程度、频率、然否等种种情况写得精练而准确。
3、方法指导:
(1)由词义到语境分析
(2)替换词语

三、合作、探究:
运用本课的知识赏析下面语段。
(1)“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樵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赏析:用表颜色的词能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形成浓郁的画意,渲染气氛。不仅中此,这里的“红”“绿”富有动感,一方面形象地写出了时光带来的变化,又道出了感叹匆匆、春光易逝的情感。]

(2)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鲁迅《祝福》

[赏析:形容词“打皱”“干枯”——形象生动展现出底层劳动者生活的艰辛,面貌的苍老;动词“钉”——柳妈的内心世界,想窥探祥林嫂内心;副词“很”“立刻”“自”表现祥林嫂似乎被看透内心的某些东西,很紧张,慌乱不安,用看雪花转移注意力]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赏析:三、四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描写了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怕匆忙中漏掉什么话,在送信人就要上路时又拆开信封。诗人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人捎信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难以表达,再加上时间匆匆,觉得这封包含千言万语的信仍不尽人意,好象还有什么重要内容没有写进去,于是在行人将要出发之际,又打开书信。这毫无定准的“恐”显示了他对这封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其实不一定真是遗漏什么内容。而“临行又开封”的细节也并不一定真的补上什么内容,这与其说是为了补上几句未说尽的话,不如说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正是这一行动方显出他此刻细致入微的心理。这两句所写内容虽然寻常,但由于它准确真切地反映了游子思乡的心理,真可谓化平淡为神奇。]

(4)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1] [2]  下一页


Tag:语言规范与创新语言规范与创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语言规范与创新
》《《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教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