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现代散文《春意挂上了树梢》学案» 正文

《春意挂上了树梢》学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现代散文   阅读:68800

概要:第2层(第12—15节),少数人彻夜狂欢和多数人痛苦哀哭的对比。第三部分(第16一17节),呼应开头,指出阶级的分野、人世的不平与季节无关。二、文本亮点《春意挂上了树梢》可以说是萧红写得很成功的散文之一,它的写作特色也颇为鲜明。1.题暖文冷,构思独特。“春意挂上了树梢”应该说是一个充满了暖意的题目。仅读文题,也许会幻映出满目春光,一片明媚;也许会感触到气爽人和,性温情柔,怡然熙然。然而,我们读到的是与之相左的情景,感受到的是一种悲凉凄然的氛围。如此构思,打破了人们力求题与文基调一致的思维定式,挑战了人们据题以度文的常规心理。2.对比强烈,呼应紧密。如:“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这种句意反复固然是写实,但也是“写虚”:春意尚未遍布哈尔滨,人们感受不到人间春意。这样写,使前后勾连,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显得更为紧凑,思想张力得到增强。3.笔墨含情,感染力强。“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这些话表现出作者充沛的情感。这边是迫于基本生计的乞讨、卖艺,那边是夜夜笙

《春意挂上了树梢》学案,标签:现代散文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第2层(第12—15节),少数人彻夜狂欢和多数人痛苦哀哭的对比。

第三部分(第16一17节),呼应开头,指出阶级的分野、人世的不平与季节无关。

二、文本亮点

《春意挂上了树梢》可以说是萧红写得很成功的散文之一,它的写作特色也颇为鲜明。

1.题暖文冷,构思独特。“春意挂上了树梢”应该说是一个充满了暖意的题目。仅读文题,也许会幻映出满目春光,一片明媚;也许会感触到气爽人和,性温情柔,怡然熙然。然而,我们读到的是与之相左的情景,感受到的是一种悲凉凄然的氛围。如此构思,打破了人们力求题与文基调一致的思维定式,挑战了人们据题以度文的常规心理。

2.对比强烈,呼应紧密。如:“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这种句意反复固然是写实,但也是“写虚”:春意尚未遍布哈尔滨,人们感受不到人间春意。这样写,使前后勾连,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显得更为紧凑,思想张力得到增强。

3.笔墨含情,感染力强。“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这些话表现出作者充沛的情感。这边是迫于基本生计的乞讨、卖艺,那边是夜夜笙歌,舞影婆娑;这边“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那边,还望得见那边快乐的人群。还听得见那边快乐的声音。”萧红以饱含忧虑的笔触抒写了“春意”下的不平等,呼吁着真正的人间春意挂满树梢。


上一页  [1] [2] 


Tag:现代散文现代散文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现代散文
》《《春意挂上了树梢》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