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论语》《孟子》选读   阅读:68860

概要:计过自讼:省查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8、周而不比周而不比: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群而不党:与众合群,不结私党。观过知仁: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言不及义:所说的话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或事情。指不说正经话,尽说些无聊的话。 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喜欢卖弄小聪明。后也指爱施小恩惠。直谅多闻:为人正直,守信用,而且见识广博。以德报怨:用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他好处。以直报怨:用公正报答仇恨。以德报德:拿恩惠来报答恩惠。指把恩惠施予对已有恩的人。 以人废言: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善与人交:善于跟别人结成朋友。 以文会友:通过诗文、学术活动来聚会或结交朋友。9、出辞气远鄙倍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时,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巧言令色: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形容说话中肯。 一仍旧贯:完全按照旧例行事。 侃侃而谈: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10、学以致其道食无求饱:吃饭不要求饱足。居无求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温良恭俭让:原意为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计过自讼:省查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8、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

群而不党: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观过知仁: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言不及义:所说的话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或事情。指不说正经话,尽说些无聊的话。

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喜欢卖弄小聪明。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直谅多闻:为人正直,守信用,而且见识广博。

以德报怨:用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他好处。

以直报怨:用公正报答仇恨。

以德报德:拿恩惠来报答恩惠。指把恩惠施予对已有恩的人。

以人废言: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善与人交:善于跟别人结成朋友。

以文会友:通过诗文、学术活动来聚会或结交朋友。

9、出辞气远鄙倍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时,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巧言令色: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形容说话中肯。

一仍旧贯:完全按照旧例行事。

侃侃而谈: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10、学以致其道

食无求饱:吃饭不要求饱足。

居无求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异端邪说: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被认为有严重危害的思想、言论。

11、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安贫乐道: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诗礼之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后以“诗礼之训”谓子承父教。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一隅三反: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即举一反三。

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指没有新的见解。

信而好古: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

爱素好古: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到了合适的安置。各自得到所需的东西。

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切磋琢磨:古代把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分别称为切、磋、琢、磨。后比喻道德学问上的互相研讨、砥砺。

绘事后素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②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3今也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12、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斐然成章:①富有文采。多形容文章的文辞生动。②形容成绩或声名显著。含褒义。

用行舍藏:被任命进就出来干一番事业,不被任用时就退隐。

暴虎冯河:①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②比喻果敢勇猛。

临事而惧: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指遇到事谨慎处理。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屋。比喻学问和技能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水平。

莞尔而笑:形容微笑的样子。

割鸡焉用牛刀: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不必用大的力量去做。

喟然长叹:因感慨而叹气。

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多形容教育得法。

欲罢不能:想停下来也收不住。

门墙桃李: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19.23)

成语义:尊称他培养出的学生。

卓尔不群:形容才智和道德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博闻约礼:见闻广博,用礼约束自己行为。

13、沂水春风

春风沂水、沂水春风:原意是大人与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沂水舞雩、沂水弦歌: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14、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就如同做得不够一样,不合适。

和而不同:虽然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从附和。

无适无莫:对人没有什么亲疏厚薄。也指无可无不可。

15、敬鬼神而远之

慎终追远: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远代的祖先。

敬而远之:尊敬他而又有所顾忌而不去接近他。既不得罪他,也不接近。

先难后获:先辛苦而后收获。形容不坐享其成。


上一页  [1] [2] 


Tag:《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