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论语》《孟子》选读《高山仰止》教案教学设计3» 正文

《高山仰止》教案教学设计3

[02-27 13:16:3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论语》《孟子》选读   阅读:68788

概要:(4)文化链接:* 仰钻都是比方之词譬如仰望高处,愈望愈高,望不到极处又如钻凿一物,愈钻愈坚,此喻往深处说,深不可测瞻之在眼前,忽焉在其后前后左右,无不是道颜子从孔子学道,发现道是如此高深,而又无处不在何晏注:“弥高弥坚,言不可穷尽在前在后,言恍惚不可为形象”如此无形无尽的道不是孔子独具,而是人心本有,也就是中庸所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不可须臾离所以颜子所学,是从孔子学其本有之道《论语讲要》* 惟孔子之道,虽极高深,若为不可几及,亦不过在人性情之间,动容之际,饮食起居交接应酬之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常,出处去就辞受取舍,以至政事之设施,礼乐文章之讲贯细读《论语》,孔子之道,尽在其中,所谓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非舍具体可见之外,别有一种不可测想推论之道,使人无从窥寻学者熟读《论语》,可见孔子之道,实平易而近人而细玩此章,可知即在此平易近人之中,而自有其高深不可及处虽以颜子之贤,而犹有此叹钱穆《论语新解》* 钱解甚好,“道在伦常日用之中”即此之谓而颜回所说的则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赞叹:老师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貌品德和自己虽追赶也不可企及的崇敬感孔子对颜回、曾参的

《高山仰止》教案教学设计3,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4)文化链接:

* 仰钻都是比方之词譬如仰望高处,愈望愈高,望不到极处又如钻凿一物,愈钻愈坚,此喻往深处说,深不可测瞻之在眼前,忽焉在其后前后左右,无不是道颜子从孔子学道,发现道是如此高深,而又无处不在何晏注:“弥高弥坚,言不可穷尽在前在后,言恍惚不可为形象”如此无形无尽的道不是孔子独具,而是人心本有,也就是中庸所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不可须臾离所以颜子所学,是从孔子学其本有之道《论语讲要》

* 惟孔子之道,虽极高深,若为不可几及,亦不过在人性情之间,动容之际,饮食起居交接应酬之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常,出处去就辞受取舍,以至政事之设施,礼乐文章之讲贯细读《论语》,孔子之道,尽在其中,所谓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非舍具体可见之外,别有一种不可测想推论之道,使人无从窥寻学者熟读《论语》,可见孔子之道,实平易而近人而细玩此章,可知即在此平易近人之中,而自有其高深不可及处虽以颜子之贤,而犹有此叹钱穆《论语新解》

* 钱解甚好,“道在伦常日用之中”即此之谓而颜回所说的则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赞叹:老师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貌品德和自己虽追赶也不可企及的崇敬感孔子对颜回、曾参的教导特征,远超出“学优则仕”的教育目的和范围,而成为完整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追求企望这便是孔学宗教性的道德方面,它起着拯救灵魂解除尘俗的准宗教功能作为这种老师,孔子也才获得如此崇高而近乎神秘的形象描绘“欲罢不能”四字佳甚,展示学习之不断深入状态李泽厚《论语今读》

2、子贡眼中的孔子:(学习19.23、19.24二则)

(1)自主疏通文意:朗读19.23、19.24二则运用文本注释,自主口头翻译前后桌学习小组同学相互质疑、讨论、整理难懂字词句

整理积累如下:

词语:

譬:打比方

宫墙:围墙“宫”也是围墙的意思

官:房舍

宜:应该,应当

毁:毁谤

无以为:不要这样做

丘陵:小山头

逾:超越

无得:不能

虽:纵使

自绝:自己与对方断绝关系

伤:损害

多:副词只是,恰好是

不知量:不知自量,不自量力

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于朝语大夫)

子贡贤于仲尼(于仲尼贤)

其何伤于日月乎(于日月何伤)

(2)深入讨论:

①19.23和19.24两则语录是子贡在怎样的境遇下的讲话?

②子贡又是如何进行辨析的?

③为什么子贡说叔孙武叔那样说也是理所当然的呢?子贡的回答对你有怎样的启迪?

④子贡心目中的孔子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家室之好”与“宗庙之美”、“丘陵”与“日月”等子贡为老师辨析的话简析

【明确】:以上两章都是子贡回答别人诋毁孔子时所说的话,子贡特别尊敬老师,处处维护老师的名誉孔子死后,子贡守墓六年,可见师生之情胜过父子

当他听到别人赞美他比老师孔子更贤时,不是沾沾自喜,而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辩驳,用围墙的高低,宫室的华美程度作比喻来说,自己好比是一堵齐肩高的围墙,人们要认识自己很简单,门都不需要进,只需在外面把头一伸,内部的一切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而老师孔子就不同了,他的学问修养就像数仞之高墙,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到宗庙的华美像叔孙武叔那样孤陋寡闻的门外汉,入不了门,不知道里面的深浅,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也是理所当然的“不亦宜乎?”看起来是肯定,实则否定,巧妙批评了叔孙武叔的浅薄和妄言这就是子贡,雄辩而明事理,不自我标榜而是维护老师的声誉真所谓“浅者见浅,深者见深”所以,当你尚未进入某一个门时,切勿乱发滥言,妄加评议,以免贻笑大方,暴露出自身的浅薄与无知子贡还以日月为喻,告诉叔孙武叔“圣人不可毁”,真正的圣人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普照天下,不受人间的影响你赞美它也好,你毁谤它也好,对它毫发无损,它还是会一如既往地交替照临人间这就是圣人的情怀他启迪着我们,一个人,只要行得端,坐得正,走自己的路,倒不必去管人家是否赞美你、毁谤你他自绝于你,对你也同样没有什么损伤,虽然你没有山丘那么高,也没有太阳、月亮那么光辉,那么不可企及,但这一点道理却是相通的

子贡说自己的墙矮,人家就看穿家中的内室,“室家”两个字,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写道,“室家”严格说来就是夫妻的寝室,连私生活的房间都看见了,一眼看到底,这是子贡在形容自己而在讲到老师的时候,就很恭敬,不用“室家”两个字了,而用“宗庙”,在古代的制度,“宗庙”是敬祖宗的地方,是最崇高庄重的地方足见子贡对老师的无比恭敬,足见子贡眼中的孔子,是真正道德高尚,内在华美,好比日月真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

(3)学生齐声诵读,体会子贡对老师的忠诚与爱戴,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

3、小结:以上三则,无论是颜渊还是子贡,在他们眼中,孔子无论是学问还是道德修养,都无人可企及与超越,是弟子们心目中永远屹立的巍巍高山能得学生如此的热爱、崇拜,足可见孔子由内而外散发的美丽的人格魅力

第二部分:11.13   7.11   11.15   5.7  6.28五则

(一)孔子为什么能赢得学生们如此的爱戴与崇拜呢?在孔子与学生的交往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1、孔子与子路:(学习11.13   7.11   11.15   5.7  6.28则)

(1)自主疏通文意:自读11.13   7.11   11.15   5.7  6.28则运用文本注释,自主口头翻译后前后同学相互质疑、讨论、整理难懂字词句

整理积累如下:

词语:

訚訚:和颜悦色的样子

行行:刚强的样子

侃侃:和乐的样子

不得其死:俗语,不得善终然:语气词,用法同焉

用之则行:行,做,指施展抱负

舍之则藏:舍,舍弃,指没人任用藏,隐藏

子行三军:行,为,指统帅、治理

夫:语气词,吧

吾不与:与,在一起

暴虎冯河:暴虎,徒手与老虎搏斗冯河,无船而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好谋:善于谋划

临事而惧:惧,遇事谨慎遇到事情格外小心谨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
》《《高山仰止》教案教学设计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