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小说欣赏《人间词话》十则·教案(详案)6» 正文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详案)6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小说欣赏   阅读:68739

概要: 乾县一中电子版课时教案(详案) 月 日— 月 日学 科语 文授课班级高三(7、8)班授课教师孙国政课 题《人间词话》十则教 学目 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王国维。2、结合具体诗歌对文章研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兴趣和能力。教 学重 点研读《人间词话》,领会王国维的“境界说”观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教 学难 点研读《人间词话》,领会王国维的“境界说”观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教 学设想理解 分析 掌握教 学时 数四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知人论世1、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22岁前,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却不喜欢科场诗文,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1898年后,到上海,接受西方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1908年,开始连载《人间词话》。1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详案)6,标签:中国小说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乾县一中电子版课时教案(详案) 日—

学 科

语  文

授课班级

高三(7、8)班

授课教师

孙国政

课 题

《人间词话》十则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

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王国维。

2、结合具体诗歌对文章研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兴趣和能力。

教 学

重 点

研读《人间词话》,领会王国维的“境界说”观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 学

难 点

研读《人间词话》,领会王国维的“境界说”观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 学设想

理解  分析  掌握

教 学时 数

四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知人论世

1、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22岁前,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却不喜欢科场诗文,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1898年后,到上海,接受西方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1908年,开始连载《人间词话》。1912年,完成《宋元戏曲史》。辛亥革命后,政治态度日趋倒退。1923年,他欣然“应诏”北上,担任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1927年6月,北伐军进逼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的昆明湖自尽。www.88haoxue.com88haoxue.com

2、《人间词话》,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该书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的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组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形成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 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三、学生自读课文,概括课文所选的十则,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总纲,提出“境界”说,概括境界的意义。 

  ②—⑥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⑦—⑩谈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四、齐读第一则,注意理解内容。

问:作者心中的“境界”有何意义?本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有“境界”就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开宗明义,全文总纲 。

五、齐读第二至六则,联系注释,理解内容

师:既然作者认为“境界”在艺术创造中起决定作用,那么,什么是“境界”呢?2—6则,作者从不同角度来论述“境界”问题。

1、第二则从什么角度谈“造境”“写境”的?二者有何区别于联系?

明确:从创作方法的角度;“造境”是“虚构之境”,“写境”是写实之境,二者相互渗透,意即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写实(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

2、第三、四则谈论什么问题?第三则阐述了几层意思?

明确: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三层,例举什么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者的观物方式,二者的创造有难易之别。

3、讨论思考:怎么体会“泪眼”一句、“可堪”一句的“有我之境”? 

怎么体会“采菊”一句、“寒波”一句的“无我之境”? 

“泪眼”句:无限伤春。古代女子常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泪眼问花,花儿也飞去。有情之人,无情之物都报以冷漠。反映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女子无人同情的怅然若失之态,所以移情到景上。 

“可堪”句:贬滴之后,逢春寒,感孤独,听杜鹃悲鸣,见夕阳西下。凄厉的气氛,“可堪”二字刻画诗人自我形象。移谪居之恨到凄厉之景上。 

“采菊”“寒波”二句表面上只有写景,实际上陶渊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闲适之情融化于景中,隐藏其下。元好问的离别之情也融于景中。 

概括:情在景上,有我之境。寓景于情,见情。 

情在景下,无我之境。寓情于景,见景。 

迁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无我之境)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融化在碧玉,丝绦这美好的意象之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我之境)故国沦亡,“花溅泪”“鸟惊心”是作者“感”和“恨”情感迁移的结果。 

4、从第四则看,“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高下之别吗?

明确:二者的创造虽有难易之别,但其所创造的“宏壮”与“优美”的美感,不必强分高下。

5、朗读第五、六则,什么是有境界?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境界是真景物、真感情,情景交融;例证法。

6、讨论思考:第六则的两例是怎样“境界全出”的?

“闹”字:用通感的手法,把视觉感受变成听觉感受。逼真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 

“弄”字:细致描绘出微风中,月色下,花儿婆娑摇曳的情状,表达对美好春夜的喜爱留恋,及春色阑珊的惋惜。 

[1] [2] [3]  下一页


Tag: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小说欣赏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详案)6》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