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长恨歌》课堂教学设计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950

概要: 《清平调》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之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之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我再问:李白和白居易写杨贵妃的美貌有没有共同点? 总结:李白也好,白居易也好,他们写杨玉环的美貌都不是正面实实在在地描写,杨玉环到底长得如何,我们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她美,国色天香,绝世姿容。两位诗人都是从虚处落笔,把人比喻成花,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正如同宋玉描写东家之子之美一样,“增之一分则太长,

《长恨歌》课堂教学设计,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清平调》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之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之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我再问:李白和白居易写杨贵妃的美貌有没有共同点? 

总结:李白也好,白居易也好,他们写杨玉环的美貌都不是正面实实在在地描写,杨玉环到底长得如何,我们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她美,国色天香,绝世姿容。两位诗人都是从虚处落笔,把人比喻成花,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正如同宋玉描写东家之子之美一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我们也不知道东家之子长什么样,也只知道是美。而这正好是老庄推崇的“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境界,而这就是“大美无形”了。 

     第二个问题,诗中那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全班同学又是不约而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然后,几个积极发言的同学分析到了好几处。比如,“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教生男重生女”,想想,为了自己的爱人,李隆基可以无限放纵她的家人,他给了杨玉环所有的一切,他作为一个皇帝能给的东西都给了,他的江山他的社稷,他所有的一切。爱江山更爱美人,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的取舍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人。殊不知,爱美人更应该爱江山,江山不保,美人安在?所以,爱美人更应该爱江山。爱情是敌不过政治的。在他们缱绻于温柔富贵乡时,却不知一场劫难迎面而来,猝不及防。中国一个最辉煌最伟大最强盛的王朝就此衰败,从此一蹶不振。 

    2. 分析课文第二.三部分。 。 

    这一个环节,我只问了一个问题。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它们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比如,有赏析“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见到的,听到的一切事物 ,都引起了唐玄宗的深深思念;有赏析“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的,一切皆是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想到以前的卿卿我我,恩恩爱爱,而现在的形影相吊,情何以堪?我插了一句,“郭敬明好像有一句话,物是人非是汉语中最狠毒的词语,轻轻四个字,就把一切都改变了。”;有赏析“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的,我稍加补充了一下,提醒学生 ,萤火虫这个意象象征什么,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说木叶》里提到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萤火虫,古人认为是腐草里生长的,生长在坟墓荒草旁,这里用到这个意象暗示了什么?唐玄宗此时不仅已经失去了手中的权力,而且失去了人生自由,被变相软禁起来,他住的地方有萤火虫说明他的孤独凄凉。而后面,“孤灯挑尽未成眠”,又暗示了什么呢?唐玄宗在彻骨的思念中整夜无眠,“世界睡着了,他还醒着”“人世间最痛苦的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他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给他的惩罚,佳人已去,寡人还在,可寡人这条命要来又有何用?在这里,作者反复渲染,层层铺垫,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唐玄宗的悲伤落寞,凄凉孤苦,辛酸无奈。  

    也有提问的。问:“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怎么可以联系在一块?我先让学生思考,果然有满意的答案。我趁机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这句诗就是说,春天花开的时候,秋天叶落的时候,唐玄宗都在想念杨贵妃,每一个花之晨,月之夕,唐玄宗也都在想念杨贵妃,总之,他就是无时无刻,时时刻刻都在想她。 

    没有学生提”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我只好自己提了。君王掩面,你揣摩一下唐玄宗的心理,他为什么掩面?我们马上会想到李商隐的“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他恨哪,恨自己的无能,堂堂天子竟然救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恨臣子的无情,要逼死他心爱的贵妃,恨安禄山的无义,自己曾经那么信任他!可是,他能做什么呢?唯有“掩面”而已,而已!“回看血泪相和流”,心中的痛啊,真是汹涌澎湃,“当年七夕笑牵牛”“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当年的山盟海誓,如今随风而逝,已经变成了一个残酷的冷笑话,是他自己亲手把自己心爱的女人送上黄泉路的!太讽刺了,太戏剧化了,“一开始相信的是伟大的爱情,到最后,无力地看清强悍的是命运。”唉,罢了,罢了。 

    所以,后面描写唐玄宗对贵妃的思念或许更多的是一种痛心,一种内疚吧,正因为这样,这痛才那样痛!这苦才那样苦,唐玄宗的世界不是开始下雪,而是早已冰封。说到这,我说了一句,“你不是杨贵妃,我不是唐玄宗,但我们都走不过宿命的马嵬坡。”学生连忙做笔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课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