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参考» 正文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参考

[02-27 18:07:4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先秦诸子选读   阅读:68131

概要: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认为郑国亲近自己),遂不备郑。”这正中郑武公的下怀,于是“郑人袭胡,取之”。这里说郑国攻取了胡国,恐怕只是攻取了它的部分领土。按照《左氏春秋》的记载,胡国于公元前495年才被楚国消灭。接着就是另一则故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宋国富人家的墙因为天下雨而坍塌了,他的儿子说要修好,不然一定会有小偷。邻居家的那位老人也这么说。“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宋国这一个富人没有及时把墙修好,夜晚果然丢失了很多的财物。有意思的是,丢了东西之后,这富人和他的家里人都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那位老人是小偷。韩非子讲关其思,讲宋国富人,究竟是要说什么意思呢?是要说郑武公阴险狡诈、宋国富人心理阴暗吗?不是,他赋予这两则故事的寓意,是警示关其思、邻人之父这样的聪明人:“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厚者”“薄者”,可以理解为重的、轻的。关其思、邻人之父说的都是恰当的,然而重的被杀了(指关其思),轻的遭受了怀疑(指邻人之父)。韩非子借此提出:并不是明白事理困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参考,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认为郑国亲近自己),遂不备郑。”这正中郑武公的下怀,于是“郑人袭胡,取之”。这里说郑国攻取了胡国,恐怕只是攻取了它的部分领土。按照《左氏春秋》的记载,胡国于公元前495年才被楚国消灭。接着就是另一则故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宋国富人家的墙因为天下雨而坍塌了,他的儿子说要修好,不然一定会有小偷。邻居家的那位老人也这么说。“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宋国这一个富人没有及时把墙修好,夜晚果然丢失了很多的财物。有意思的是,丢了东西之后,这富人和他的家里人都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那位老人是小偷。韩非子讲关其思,讲宋国富人,究竟是要说什么意思呢?是要说郑武公阴险狡诈、宋国富人心理阴暗吗?不是,他赋予这两则故事的寓意,是警示关其思、邻人之父这样的聪明人:“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厚者”“薄者”,可以理解为重的、轻的。关其思、邻人之父说的都是恰当的,然而重的被杀了(指关其思),轻的遭受了怀疑(指邻人之父)。韩非子借此提出:并不是明白事理困难,明白事理后正确处置才是困难的。用这两个人的遭遇来说明这样一个主旨,同样很奇妙。

《庄子》的寓言多神奇浪漫的想象,《韩非子》的寓言则有贴近现实的特色。相比之下,《韩非子》寓言的取材平而不奇,实而不玄,很少以拟人化的动物或者神异色彩浓厚的神话传说为题材,也很少有虚幻的想象和神乎其神的奇异描绘。它往往以较为平实可靠的历史事迹或现实生活为题材,并且写得具体踏实。宋之耕者守株待兔、卜子的妻子弄破新裤子使它像旧裤子、楚国郢地人写错了信而燕国的相国错解了信、郑国人买鞋子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卫国人嫁女儿时教女儿多积攒私房钱、关其思向郑武公建言攻打胡国、宋国富人的邻居说了一句话(其实跟富人的儿子说的一样)而遭受怀疑等等,尽管可能有一点夸张的成分,但是基本上都有很浓厚的生活气息。《韩非子》的寓言紧紧围绕着论证、阐述法家主张和理论这一创作宗旨,旨意纯粹单一,透辟明澈。其描写则大胆泼辣,坦率乃至露骨。比如卫人在女儿出嫁时教女儿多攒私房钱,女儿最终被休弃回家,他不仅不为女儿的下场悲哀,反而为女儿带回来的财物很多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聪明绝顶。这里的讲述就很坦率。

问题探究

2003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请大家讨论,该题目对“智子疑邻”这一则寓言的理解,跟韩非子的本意有什么不同?

提示:参阅教材相关链接部分以及教师用书的选文解读。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韩非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

提示:总的说来,韩非清醒而实际,立足于现实寻求达到功利目的的有效手段是他最关注的。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儒、墨、道、法各派基本上都承认这一点。韩非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的社会,不如依据当今社会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治理理论和方法。与其他学派的迂阔或者理想色彩浓厚不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理论更能切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毋宁说,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者出谋划策。

二、注意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

提示:

1.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其前进。退,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之退缩。(参阅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后,动词,放在后。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在先。(参阅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3.活,使……活,救活。

4.少,看不起,轻视。轻,轻视,看不起。

5.鼓,指击鼓令兵士前进。

6.智,意动用法,以……为智。疑,动词,怀疑。

有关资料

评《五蠹》

……其文之怪奇高妙,……西汉以后不如之远矣。

一篇数十寓言。胸中如万斛泉源,滚滚不竭。而纵横变化,无中生有,愈出愈奇。每段一意,并不雷同。看他譬中有譬,喻中又喻,天下事势如指掌。作长篇文字如此!

(明·门无子《韩子迂评》)

《孤愤》《五蠹》,太史公所称,皆公子极盛之文也,气脉贯输而不事钩棘章句,后来长篇未能比并。

(清·吴汝纶《桐城先生点勘韩非子读本》)

参考译文

1较早的古代,人民稀少而禽兽众多,人民敌不过禽兽虫蛇。有一位圣人产生了,他教人们架木头做成鸟巢一样的住所,来躲避禽兽虫蛇的种种危害,因而百姓顺服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之为有巢氏。百姓生吃野生的瓜果以及蚌蛤等水产,其中有的东西发出腥臭、令人不堪忍受的气味,而且伤害肠胃,百姓经常生病。有一位圣人产生了,他教人们用钻擦木燧的办法生火,来消除瓜果蚌蛤等东西的腥臭,因而百姓顺服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之为燧人氏。较晚的古代,天下洪水泛滥,因而鲧和禹去疏通河道。最近的古代,夏桀、殷纣残暴昏乱,因而商汤出兵讨伐夏桀,周武王出兵讨伐殷纣。假如有人在夏王朝统治的时代搭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或者通过钻擦木燧来生火,一定会被鲧、禹笑话;假如有人在商朝、周朝还整天去疏通河道,一定会被商汤、周武王笑话。既然如此,那么假如有人在当今这个时代还赞美尧、舜、商汤、周武王、大禹治理天下的措施,一定会被新时代的圣人笑话。因此圣人不希望照搬古代那一套,不墨守成规,研究当世的事情,从而给它准备相应的措施。宋国有一个翻土的人,田里有一个树桩子,一只兔子奔跑着撞在树桩子上,结果折断脖子死了。这个宋国人于是放下翻土的农具,而守候在那树桩子旁边,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自然不可能再得到,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现在想拿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措施来治理当代的民众,都是守株待兔之类的笑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先秦诸子选读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参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