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传记选读《子刘子自传》课文解读» 正文

传记选读《子刘子自传》课文解读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654

概要: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这首诗是他被贬十年后回京时写作的,因为对新贵深有讽刺,引起了“执政不悦”,再度被贬往辽远的边地。可是刘禹锡并未自悔,十四年后被召回时,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绝旬》,仍然以嘲讽的口吻说:“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他不顾政治上的一再遭受打击,表示了坚持、顽强的精神和对政敌的蔑视。据史传记载,也正因为这首诗,他被派往东都(洛阳)作了太子宾客这样一个闲散的官。 (选自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编写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 刘禹锡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始终如一。两次往游玄都观的题诗,就是他倔强正直精神的写照。这种精神老而弥坚。他临终前写了《子刘子自传》,其中讲到王叔文,有这么一段话:“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意思是: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能以口辩使人信服。得到重用后,他所采取的治国措施,人们不认为应当非议。这是公开为王叔文伸冤辩屈,是对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的肯定。肯定王叔文,当然就说明自己当年参与革新没有错

传记选读《子刘子自传》课文解读,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这首诗是他被贬十年后回京时写作的,因为对新贵深有讽刺,引起了“执政不悦”,再度被贬往辽远的边地。可是刘禹锡并未自悔,十四年后被召回时,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绝旬》,仍然以嘲讽的口吻说:“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他不顾政治上的一再遭受打击,表示了坚持、顽强的精神和对政敌的蔑视。据史传记载,也正因为这首诗,他被派往东都(洛阳)作了太子宾客这样一个闲散的官。

    (选自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编写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

    刘禹锡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始终如一。两次往游玄都观的题诗,就是他倔强正直精神的写照。这种精神老而弥坚。他临终前写了《子刘子自传》,其中讲到王叔文,有这么一段话:“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意思是: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能以口辩使人信服。得到重用后,他所采取的治国措施,人们不认为应当非议。这是公开为王叔文伸冤辩屈,是对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的肯定。肯定王叔文,当然就说明自己当年参与革新没有错,因此长期遭贬是受到的不公平处置。回首往事,痛惜万分,他在自传的铭文中写道:“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天赋的才能,不让我施展啊,即便有人诽谤,但我的立身行事,问心无愧啊。说他自己一生都是光明磊落的。怀才不遇的痛苦,受毁遭谗的愤懑,溢于言表。

(选自武原:《诗词名作掌故趣谈》,南粤出版社1986年香港版)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上一篇:《柳毅传》教辅

》《传记选读《子刘子自传》课文解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