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咏物诗四首(赏牡丹,小松,子规,葡萄)》教案» 正文

《咏物诗四首(赏牡丹,小松,子规,葡萄)》教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566

概要:(二)基本解读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暗含了诗人身世之慨。(主旨)“自小刺头深草里”,写小松幼时生长在野草丛中,不为人注意。“刺头”即埋头,寓生机旺盛之意。“而今渐觉出蓬蒿”,写小松逐渐长大后,人们才发觉其已高出周围的蓬蒿了。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人云后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材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凌云木”,指必将凌驾云端的松树。后一“凌云”指高高凌驾云端的状态。故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被忽视掉啊!(三)鉴赏要点: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说理精当,寓意深长。上一页 [1] [2]

《咏物诗四首(赏牡丹,小松,子规,葡萄)》教案,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二)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暗含了诗人身世之慨。(主旨)
“自小刺头深草里”,写小松幼时生长在野草丛中,不为人注意。“刺头”即埋头,寓生机旺盛之意。
“而今渐觉出蓬蒿”,写小松逐渐长大后,人们才发觉其已高出周围的蓬蒿了。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人云后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材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凌云木”,指必将凌驾云端的松树。后一“凌云”指高高凌驾云端的状态。故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被忽视掉啊!
(三)鉴赏要点: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说理精当,寓意深长。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咏物诗四首(赏牡丹,小松,子规,葡萄)》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