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对死 第四自然段 (1)文中写了向忠发、顾顺章等,也谈到了文天祥、鲁迅、朱自清等,作用分别是什么? 美丑对比中体现体现瞿秋白在死的考验面前的崇高,烘托中可见伟大人格的可贵。 (2)为什么历史没有忘了瞿秋白? 维护的是做人的尊严。 引导: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为人进出的门紧缩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 资料:(1)、《多余的话》: 何况我是在绝灭的前夜,这是我最后“谈天”的机会呢? 我去休息了,永久去休息了,你们更应当祝贺我。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瞿秋白《多余的话》 (2)、早期共产党人夏明翰吟出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千古绝唱,以“我是中国人”而自豪的共产党员、民族英雄吉鸿昌面对刽子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可谓壮怀激烈,气冲云
《觅渡,觅渡,渡何处?》教案2,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4、概括总结:为什么人们没有把他忘记?
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名画解读总结:大写的“人”。
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秋白不朽!
附板书:
书生 生 心忧天下
柔弱 死 坚强从容
完美 名 坦荡真实
五、思考:文章为什么以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题?
1、祠堂前,原有一条小河,叫觅渡河。 2、很好地概述了瞿秋白探索的一生。 3、同时,是对瞿秋白精神世界的一次探索。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瞿秋白用在《多余的话》的篇首。
无怪乎秋白的女儿独伊读过《觅渡》之后,在致梁衡的信中说:“父亲一生磨难多,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静夜沉思,咀嚼先生美文,我常心存感激,感谢先生将个人的思考变成了亿万人对父亲的追思”。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时间终究会还历史以真实。
六、历史反思:有才——惋惜、悲剧(将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瞿秋白的死无疑是悲剧,悲剧的原因何在?
“秋白死在国民党的枪下,却是为‘左’倾路线所杀。”(文中语句)
资料:1969年11月12日,河南开封,刘少奇弥留之际,喃喃自语: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所谓的“叛徒、内奸、工贼”即使在最为严酷的时候,他想到的并不是个人安危,而是党和人民的利益,他说,要打倒就把我一人打倒,广大党员干部没有错,他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荣辱换取国家的太平,对党忠诚,对人民信赖,对真理的追求,至死不渝。)希望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祝愿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一帆风顺,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七、作业设计: 有一句很催人奋进的鼓动语:我们一直在努力!但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努力,还在于寻找,寻找生命中必需的东西。比如寻找自信、寻找勇气、寻找希望;比如寻找智慧、寻找知识、寻找生命的底蕴、寻找真理……生命,由于寻找而变得坎坷和丰富;生命,由于寻找而变得美丽。 请以“寻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上一篇:读《觅渡,觅渡,渡何处》有感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