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李白传》全文阅读» 正文

《李白传》全文阅读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806

概要: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由于安禄山忙着登基,朝廷才有了一口喘气的机会,采取了一些军事措施:起用了在京养病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师,并派他率领大兵八万镇守潼关;又使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出兵河北,攻打敌人后方;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等起兵讨贼,河北诸郡纷纷响应。特别是御驾亲征的消息更给全国人心带来莫大的鼓舞。因此十五载的初春,形势又稍有好转。 在当涂送别友人的筵席上,李白和人们谈着亲征的消息,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一扫去冬的愁容。最后提起笔来,奋臂直书。在送别友人的序文中,他对战局作了极其乐观的估计:“自吴瞻秦,日见喜气。上当攫玉弩,摧狼狐,洗清天地,雷雨必作。……”他以为御驾一亲征,中原很快就会廓清,战争很快就会胜利结束。 在寄居吴郡的扶风豪士家中,李白听人们谈到沦陷后的东京,他即席写下了沉痛的诗句:“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然后又以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喻扬主人,希望他礼贤下士,招会四方,能够有所作为。最后又以张良自喻

《李白传》全文阅读,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由于安禄山忙着登基,朝廷才有了一口喘气的机会,采取了一些军事措施:起用了在京养病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师,并派他率领大兵八万镇守潼关;又使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出兵河北,攻打敌人后方;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等起兵讨贼,河北诸郡纷纷响应。特别是御驾亲征的消息更给全国人心带来莫大的鼓舞。因此十五载的初春,形势又稍有好转。

  在当涂送别友人的筵席上,李白和人们谈着亲征的消息,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一扫去冬的愁容。最后提起笔来,奋臂直书。在送别友人的序文中,他对战局作了极其乐观的估计:“自吴瞻秦,日见喜气。上当攫玉弩,摧狼狐,洗清天地,雷雨必作。……”他以为御驾一亲征,中原很快就会廓清,战争很快就会胜利结束。

  在寄居吴郡的扶风豪士家中,李白听人们谈到沦陷后的东京,他即席写下了沉痛的诗句:“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然后又以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喻扬主人,希望他礼贤下士,招会四方,能够有所作为。最后又以张良自喻,表白了他报国的素心:“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正当李白对朝廷寄予希望,兴致勃勃地准备以身许国之际,听说由于杨国忠等人的阻挠,亲征的事再无下文。接着又传来高仙芝兵败被斩的消息,他率领的东征军有一半都被敌人俘虏去了。接着又传来常山郡太守颜杲卿死难的消息,常山破后,河北诸郡又投降了安禄山。

  在溧阳酒楼上,李白和故人张旭相遇。两人互道契阔已毕,便对时事大发议论。张旭谈起河北诸郡朝降夕叛,不胜愤慨:“这些人看见贼来了,便降贼;看见官军来了,又归顺;官军一失利,便又降贼。这些时反时覆的小人,那堪做朝廷官吏?可叹河北十七郡,只有颜杲卿、颜真卿两弟兄不愧是忠臣。”李白谈起高仙芝兵败被斩,也不胜愤慨:“高仙芝不战而走,损失惨重,这已是一输;而朝廷不让他戴罪立功,却听信宦官之言,遽弃于城之将,这又是一失。这样一输一失,贼势便又猖狂起来。只可怜成千上万的关中子弟都成了燕地的囚徒!中原的人民也越发陷在水深火热之中了!”两人一致痛感朝廷腐败:既构祸于前,又失策于后。中原横溃,生灵涂炭,不知何日才能安宁。李白望着楼外茫茫的杨花,只觉得忧心烦乱,愁肠百结。
 
 
 
 作者: 凤莫忆  2005-6-22 11:35   回复此发言   
 
--------------------------------------------------------------------------------
 
2 《李白传》·安史之乱 
 
  天宝十五载六月,玄宗遣使,命哥舒翰进军收复洛阳。哥舒翰认为不宜速战,应坚守潼关,静以待变,因而乘之。郭子仪、李光弼亦上言,请引兵北取范阳,覆其巢穴,贼必内溃。潼关大军,唯宜固守,不可轻出。玄宗却听信杨国忠之言,频遣中使,命翰出战。翰不得已,引兵出关,中敌人伏兵,大败本欲收散兵复守潼关,恐如高仙芝被诛,会贼大军又至,遂降贼。潼关既破,玄宗仓皇出奔,长安随即陷落。

  消息传来,李白日夜痛哭。几天之间,头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听说叛军即将南下,李白夫妇只好躲进庐山。一路之上,他感到自己好像是去国万里的苏武,亡命入海的田横。他恍惚看到洛水变成了易水,嵩山变成了燕山,人们都穿上了胡服,学说着胡语。他想学申包胥哭秦庭,但他到哪里去搬救兵呢?李白心中充满了国亡家破之感,偏偏子规鸟向他连声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每一声都像利刃戳心。他不禁对着子规鸟哭诉道:“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太阳已经在大江的西头沉没了,你叫我回到哪里去啊?”

  李白虽然避居深山,心里却不能安静,日里徘徊彷徨,夜里辗转反侧。他的心常常飞到千里万里以外。他的心飞到中原上空,看见洛阳川里野草上涂满了人血,看见洛阳城里一大群豺狼戴着官帽。他的心飞到秦川上空,看见烈火在焚烧着大唐王朝列祖列宗的陵庙,看见安禄山和他的将士们在金銮殿上狂饮高歌。他的心飞到黄河上空,看见两岸的人民像落叶一样飘落在沟沟洼洼,看见白骨像山丘一样到处堆积。他的心飞遍四海,看见全国人民西望长安,都皱着眉头,流着眼泪。

  天宝十五载七月,玄宗在奔蜀途中采纳了宰相房琯等人的建议,颁下了“制置”之诏:以太子亨担任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诸道兵马,收复长安、洛阳。以永王璘担任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经略长江流域。但诏书尚未到达,李亨已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改元至德,尊玄宗为太上皇。至德元年九月,李璘出镇江夏,招募将士,筹集物资,以李台卿、韦子春等人为谋主,以季广琛、浑惟明等人为大将,积极准备出师东巡。

  李白勉强在深山中度过了几个月隐居生活,看看又到了岁杪。他正感到十分寂寞和苦闷,突然故人韦子春上山来访。这韦子春是李白天宝初年待诏翰林时期结识的友人,在秘书监当过八品著作郎。因多年不得升迁,便辞官归里。近为友人李台卿邀入永王幕中,已任司马之职。这次上山就是奉永王之命,来聘请李白入幕。他和李白话旧已毕,便把玄宗下“制置”之诏,永王奉命出镇,以及出师平叛的军事计划一一告诉了李白。李白一听,好像云破雾开,顿见青天:“好呀!永王东下金陵,以金陵为根据地,然后出师北征。分兵两路,一路从运河直趋河南,一路跨辽海直捣幽燕。这样来配合太子……”说到这里,宗氏在帘后提醒他道:“应该说配合今上……”李白才想起太子早已于七月在灵武即位,也连忙改口说:“配合今上,收复长安和洛阳。逆胡何愁不灭!天下何愁不平!……”李白越谈越兴奋,好像他是晋末隐居华山的王猛①,谒见大司马桓温,纵谈天下大势,扪虱而言,旁若无人。他几乎马上就要随韦子春下山。正在这时,宗氏夫人端了酒菜出来,趁机给李白递了个眼色。李白迟疑了一下,才改口说道:“愚兄草野之人,疏懒成性,且已年过半百,恐不堪用。”韦子春连忙说道:“吾兄素抱经国济世之志,当此国家多难之秋,正是大丈夫一展宏图之日。当仁不让,还望吾兄即日下山。”李白正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是宗氏上前推说年关在即,好些事情需要料理,容缓十数日,这才送走了韦子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李白传》全文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