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教案» 正文

《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教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673

概要:《过华清宫绝句》并《题乌江亭》教学目标:1、体会两首咏史诗歌所表现的情感。2、背诵教学重点:上述1、 3教学难点:上述2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学习《过华清宫绝句》(七绝、咏史)一、了解写作背景简介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 “治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三、研讨诗歌:1、起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写写哪里的景色?——写华清官所处的骊山秀丽景色。 “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和西绣岭,又暗含赞美骊山景色美不胜收之意,有双关意味。《雍大记》云: “东绣岭在骊山右,西绣岭在骊山左。唐玄宗时植林木花卉如锦绣,故名。”长安离临潼已远,事实上是看不到此二岭的,所以此句应为想象之词。2、

《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教案,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过华清宫绝句》并《题乌江亭》

教学目标:

1、体会两首咏史诗歌所表现的情感。

2、背诵

教学重点:上述1、 3

教学难点:上述2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学习《过华清宫绝句》(七绝、咏史)

一、了解写作背景简介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

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  “治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

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

这里寻欢作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

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三、研讨诗歌:

1、起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写写哪里的景色?

——写华清官所处的骊山秀丽景色。  “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和西绣岭,又暗含赞美骊山景色美不胜收之意,有双关意味。《雍大记》云:  “东绣岭在骊山右,西绣岭在骊山左。唐玄宗时植林木花卉如锦绣,故名。”长安离临潼已远,事实上是看不到此二岭的,所以此句应为想象之词。

2、   次句“山顶千门次第开”写华清宫的景象。“次第”的意思是什么?说说这个词在句中的作用。

次第――依次。

作用:山顶千门依次打开,可见守门者早就奉命等候,显出皇帝对送荔枝一事的极端重视,表现唐玄宗的荒唐和杨贵妃的恃宠而骄。由此一词可见全诗主旨,实为枢纽之词。(杜甫:江头宫殿锁千门)

3、最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气呵成,答案出来,原来只是杨贵妃要吃的荔

枝紧急送到了。帝王贵妃们的骄奢淫逸,平民百姓哪里会知道啊!诗人感慨中含深深的嘲讽。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比。“一骑红尘”隐含的是无数个驿卒的血汗和无数匹战马的死亡当时“以驿马驰递,七日七夜至京,人马毙者甚众”;  “妃子笑”的背后,正是封建统治者不恤民力,呈一己之私欲而置民于水火之中的形象写照,而这不由人不联想到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教训。“无人知”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一骑”知,  “妃子”知,皇帝更知。这更点出了皇帝为讨妃子欢心而做出的极为荒唐之举。

3、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什么情感?

――讽刺

四、概括主旨:

这首诗借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

五、总结写作特点:

1、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思考。

  2、此诗表达含蓄,用语精警,讽刺之意见于其中。“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

议论者为最上”

学习《题乌江亭》

一、了解写作背景并解题: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江亭,鸯了这音诲。 乌江亭,文称项亭,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东南的凤凰山上。和县一带杜牧多次经过,  “江湖醉度十年春,牛渚山边六问津”。楚汉相争时,项羽败退乌江边时,乌江亭长泊舟于江岸,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笑道: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遂自刎而死。后人在其地建有项羽衣冠亭,并塑像纪念。唐书法家李阳冰在亭上题有“西楚霸王灵祠”。

二、研讨内容

1、首句“胜败兵家事不期”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  “事不期”,难以预料。

2、  次句“包羞忍耻是男儿”,诗人认为怎样做才是男儿?借此批评了项羽的什么做法?

——因为只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利”, (补充资料: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  批评他一旦失败便自刎身亡的项羽难当“男儿”二字。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1、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之语“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的概括。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批评。

 4、第四句“卷土重来未可知”呼应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照应第一、二句,意谓假如能“包羞忍耻”的话,胜负还是难料的。

三、讨论;此诗用了何种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人生哲理?

-----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

挫,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四  主旨:

-----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忍辱负重和总结失败的教训而重新奋发图强,暗寓讽刺。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对比阅读)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