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语言文字应用《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教案教学设计4» 正文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教案教学设计4

[02-27 18:15:07]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68461

概要:A《诗经》以四言为主,以二言为一节拍,充满了骈偶对称的句子;散文中也重视语句成双成对的运用。 B请问您贵姓?——免贵,敝姓王。贵庚几何?(春秋几何?)——虚度四十。(痴长四十。) C有一些带“女”字旁的表意不好的字:奸、妖、娼、奴、婪、妒。 D“唐宋八大家”之首姓韩名愈,字退之。请问这样的姓名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心理? (A追求和谐与对称:比如中国古代建筑,十分讲究整齐对称。从平面布局上看,一般都有一条显明的中轴线,把建筑物分成两半,左右两边的建筑物往往也是对称的。在这种审美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说话为文都讲求骈偶对称,如《诗经》以四言为主,以二言为一节拍,充满了骈偶对称的句子;散文中也重视语句成双成对的运用。汉语中的四字成语也是这一求双心理的一种表现。 B自我贬低:谦让是一种美德,谦词和敬词所反映出的正是我们汉民族“扬人抑己”的传统文化。 说自己:拙作、贱内、浅见、犬子、寒舍、小女、薄礼、薄酒、拜见、献丑、抛砖引玉。 说别人:大作、尊夫人、高见、令郎、府上、令爱、厚礼、盛宴、光临、传经送宝。 主人请客,习惯地说:“没有准备什么菜,请多多包涵。”绝对不会说:“今天的菜很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教案教学设计4,标签:语言文字应用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A《诗经》以四言为主,以二言为一节拍,充满了骈偶对称的句子;散文中也重视语句成双成对的运用。

B请问您贵姓?——免贵,敝姓王。贵庚几何?(春秋几何?)——虚度四十。(痴长四十。)

C有一些带“女”字旁的表意不好的字:奸、妖、娼、奴、婪、妒。

D“唐宋八大家”之首姓韩名愈,字退之。请问这样的姓名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心理?

(A追求和谐与对称:比如中国古代建筑,十分讲究整齐对称。从平面布局上看,一般都有一条显明的中轴线,把建筑物分成两半,左右两边的建筑物往往也是对称的。在这种审美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说话为文都讲求骈偶对称,如《诗经》以四言为主,以二言为一节拍,充满了骈偶对称的句子;散文中也重视语句成双成对的运用。汉语中的四字成语也是这一求双心理的一种表现。

B自我贬低:谦让是一种美德,谦词和敬词所反映出的正是我们汉民族“扬人抑己”的传统文化。

说自己:拙作、贱内、浅见、犬子、寒舍、小女、薄礼、薄酒、拜见、献丑、抛砖引玉。

说别人:大作、尊夫人、高见、令郎、府上、令爱、厚礼、盛宴、光临、传经送宝。

主人请客,习惯地说:“没有准备什么菜,请多多包涵。”绝对不会说:“今天的菜很丰盛,都是我精心准备的,你在别的地方绝对吃不到这样的菜的。”

C重男轻女:随着男子在日常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于是,在一些字上也体现出来了。人们认为妇女愚昧无知、地位低下“妇人之见”、 “夫唱妇随”“头发长见识短”。詈词总是以女性为攻击对象,“奸”,“婪”,“嫉”,“媚”。

D中庸思想: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尚中,具体做法是中正不偏。中正不偏主要在处理问题时,我们要把握事物度量的正确性不走极端。对待人或事的关系时,要掌握最佳状态,恰倒好处,正确妥当地进行处理,中庸被儒家视为待人处世的最高原则。

三、探究活动:请以班级中某一同学的姓名为例,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 

(女生多“芳、兰、丽、媛”,男生多“伟、俊、斌、杰”,希望女性如花似玉、清纯可爱,男性英俊伟岸、文武双全的共同价值观念。) 

(补充材料:姓名折射出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识,观照着民族文化不同时期的种种形态。远在氏族社会,姓氏就有图腾般的魔力,受到人们的崇敬,指望从中获得保障子孙繁衍,生产发展的神秘力量。在上古时代,姓名的意义不仅在于符号标记,而且与个人品质浑然一体。从汉族人的姓名中,可以看到汉族人崇尚什么,喜好什么,遵奉什么,从而显示汉民族文化的种种特点.

汉族人命名时,有时根据族谱,按字排辈份,叔伯兄弟的子女只要同辈分的皆称同一个字,另一个字可以自由选择.今天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也常用同一个字来表示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而排行字辈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孔氏家族了。

《清稗类钞》[近人徐珂(1869~1928)编。珂原名昌,字仲可,别署中可、仲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光绪举人,为《辞源》编辑之一。]记述曲阜孔氏族名中排行字辈,其中\'孔氏命名之字派\'云:\'曲阜孔氏为孔子之后,命名皆有字派.盖自元代之五十四代衍圣公名思晦者起,于是凡五十四代孙,均以思字为派,思字下为克字派,克字以下,则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十派,再次则为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派,又次则为令,德,垂,佑,钦,绍,念,显,杨十派。\'

上述孔氏族名的不同字派,其实便是孔子后裔不同辈分的用字.到了1920年第76代衍圣公孙孔令贻,又在这30字后续了20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孔氏家族的人名辈分用字,大多是有关国家繁荣兴盛,家庭和睦团结,个人修身养性进而治国安邦的美好字眼,表现了一个宗族的连续的尊卑有序性,维系着宗族的团结.

新中国成立后,每一次重大社会运动都会在汉族人名中留下印记。象抗美,援朝,跃进,卓娅,舒拉,卫东,革命,向红等人名,反映了抗美援朝,大跃进,与苏联友好合作等社会活动情况。在\'文革\'期间,很多男孩取名不离\'军\',女孩起名不离\'红\'。这一时期\'大扫四旧\',对很多人威助很大,其中有的人因名字中或者有点封建意识的流露,或者只是带个\'修\'字,生怕红卫兵上门横扫,于是去派出所改名。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人们思想空前活跃,不满于现状,寻求新鲜。人们起名不再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命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同样与当代的社会特征相吻合。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姓名的选择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1)第一代(上世纪初):李守仁、李守义、李守信

(2)第二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李有金、李有银、李有财

(3)第三代(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李翻身、李解放、李建国

(4)第四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李运动、李文革、李红卫

(5)第五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约翰、李安娜、李丽莎)

四、课堂总结: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我们祖国的语言,是祖国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是祖国存在的标志,凝聚着我们不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热爱我们的母语吧


上一页  [1] [2] 


Tag: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文字应用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语言文字应用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教案教学设计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