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朱子语类》导学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阅读:68778

概要:(言之成理即可)2、这两首诗都是借景喻理诗,都以鲜明的形象表达来自已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既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其所包含的思辨性,非常引人入胜,正是所谓的“寓物说理而不腐”。二、① 士人不会因为私利而转移志向,不会因为祸患而改变节操。(或“士人不会因为私利或祸患而改变他的志节) ② 所以说奸诈虚伪不如笨拙诚实。③ 求学问道毫不倦怠,是用来修养自己的。 ④ (士人)崇尚谦虚的原因,是这样能够顺应变化而又符合时宜。 第二部分 课堂随练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愦愦 着意 埽除 芜秽 如履薄冰恁地 剖判 札定脚 不肖 战战兢兢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 古之学者为人2、 只提醒精神3、 天理所在4、 寻常遇事时5、 若是中人之资质6、 不流于人欲7、 须大段着力8、 极要与他埽除打叠9、 不得苟且放过10、 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或者异体字,并翻译其

《朱子语类》导学案,标签: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言之成理即可)

2、这两首诗都是借景喻理诗,都以鲜明的形象表达来自已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既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其所包含的思辨性,非常引人入胜,正是所谓的“寓物说理而不腐”。

二、

① 士人不会因为私利而转移志向,不会因为祸患而改变节操。(或“士人不会因为私利或祸患而改变他的志节)   

② 所以说奸诈虚伪不如笨拙诚实。

③ 求学问道毫不倦怠,是用来修养自己的。   

④ (士人)崇尚谦虚的原因,是这样能够顺应变化而又符合时宜。

 

第二部分 课堂随练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愦愦          着意           埽除            芜秽            如履薄冰

恁地          剖判           札定脚          不肖            战战兢兢

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古之学者为人

2、 只提醒精神

3、 天理所在

4、 寻常遇事时

5、 若是中人之资质

6、 不流于人欲

7、 须大段着力

8、 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9、 不得苟且放过

10、 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

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或者异体字,并翻译其意思

1、 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2、 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3、 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

4、 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

四、 实词积累

1、穷

①穷得多少义理  (《<朱子语类>三则》)

②穷则独善其身 

③则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④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

⑤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⑥穷乡僻壤

2、处

①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朱子语类》)

②愚臣处不讳之朝(《求谏》)

③不见玉颜空死处(《长恨歌》)

④留恋处,兰舟催发(《雨霖铃》)

⑤处江湖之远(《岳阳楼记》)

⑥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庄子》)

⑦处分适兄意(《孔雀东南飞》)

⑧幽独处乎山中(《涉江》)

3、机

①此天理人欲交战之机(《朱子语类》)

②一日万机(《求谏》)

③机发吐丸(《张衡传》)

④不闻机杼声(《木兰辞》)

⑤睹其机兆(《先主传》)

⑥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诸葛亮传》)

⑦太祖少机警(《三国志》)

4、过

①若读之数过(《朱子语类》)

②卒令不闻其过(《求谏》)

③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⑤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

⑥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过犹不及

5、克

①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朱子语类》)

②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朱子语类》)

③克己复礼(《论语》)

④围之不继,攻之不克(《烛之武退秦师》)

⑤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贞观政要》)

⑥然性俭克,少恩情(《朱脩之传》)

⑦不克蒙其泽(《祭十二郎文》)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喻于义                    不能喻之于怀 

B.自然存天理而行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C.明知合行大路                  合朝交欢  合家欢乐

D.一步一趋,便有个为义为利在里      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

五、 虚词积累

1、即

①略晓其义即厌之(《朱子语类》)

②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求谏》)

③即从巴峡穿巫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④即今之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⑤来即我谋(《氓》)

⑥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⑧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2、乃

①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朱子语类》)

②则是不乃窃齐国……乎?(《胠篋》)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④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蔺列传》)

⑤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⑥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

⑦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以

①必须明理以先之(《朱子语类》)

②勇猛以行之(《朱子语类》)

③何以利吾身(《孟子见梁惠王》)

④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胠篋》)

⑤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朱子语类》导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