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湖南省蓝山二中《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教案» 正文

湖南省蓝山二中《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教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阅读:68447

概要:3、 第三段中唐太宗的话又包含几层意思? 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应该说唐太宗这个皇帝做得还是很谨慎的,他对于历代王朝覆亡的教训有着深刻的认识,夙兴夜寐,都在思量如何避免重蹈前代的覆辙。虽然他没有,也不可能看到中国历朝周期性覆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君主专制制度本身,但还是认识到帝王一人专制,可能会随个人喜怒处理国家大事的弊端,因此试图通过臣子劝谏进行补充。这在他的立场上,在当时社会,都应该说是很高明的思考。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我做皇帝的要接受劝谏,你们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接着又用一个反问做了进一步强调:“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4、 第4段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唐

湖南省蓝山二中《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教案,标签: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3、  第三段中唐太宗的话又包含几层意思?

    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应该说唐太宗这个皇帝做得还是很谨慎的,他对于历代王朝覆亡的教训有着深刻的认识,夙兴夜寐,都在思量如何避免重蹈前代的覆辙。虽然他没有,也不可能看到中国历朝周期性覆亡的根本原因在君主专制制度本身,但还是认识到帝王一人专制,可能会随个人喜怒处理国家大事的弊端,因此试图通过臣子劝谏进行补充。这在他的立场上,在当时社会,都应该说是很高明的思考。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我做皇帝的要接受劝谏,你们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接着又用一个反问做了进一步强调:“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4、  第4段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唐太宗?

    在这一节中,唐太宗阐述了自己希望得到规谏的良苦用心。

前面我们说过,唐太宗这个皇帝当得很谨慎,也很勤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他“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本节也同样表现了这种求谏的渴望。他说“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是说他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因此时刻想着要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使自己能够知道外界对于政事的看法,在百姓心有怨滞之前就弥补自己的过失。

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在这一节的后半部分,唐太宗阐述了他的又一英明举措。唐太宗见到许多前来奏事的大臣,“多有怖慑”,使得说话语无伦次。对此,唐太宗表示理解,甚至更做了一层思考:“寻常奏事,情犹如此”,何况是抗言直谏呢?那一定要有很大的勇气,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才行。想到这一层,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些宽容,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如果马上就大声斥责,就怕臣僚心里战战兢兢,钳口不言了,这样反而堵塞了言路。从前面“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到“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为了求谏,唐太宗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虽然都是一些小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5、第5段同样是谈纳谏的必要性,但论述的角度却与前不同,唐太宗首先从人性的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像这样,自己的缺点一定发现不了。但是一些著名的工匠和文士却不同,他们“商略诋诃”,互相探讨,互相品评,那些自己看不到的杂乱无章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乃现”。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更何况,在一天之内要处理万件政事,而且只由皇帝一人“听断”,即使再三思虑劳神,又怎么能件件处理得好呢?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他当然不可能有这种超前的认识,因为他不可能否定自己的存在,因此只能在现有的体制内寻找合理的措施消除这种弊端,纳谏是他的第一选择。接下来,他想起了魏徵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显露无遗。唐太宗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魏徵,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纳谏的典范,一个群臣学习的榜样。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徵一样“随事谏诤”。

6、这一节记录的是一次君臣的对论,话题还是围绕纳谏展开的。

(1)造漆器、雕镂俎,这都是无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小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苦苦规谏呢?

褚遂良回答说: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彩丝带会耽误妇女的工作(指采桑养蚕、纺线织布等工作)。在中国封建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主要的经济形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历朝统治者都制定了扶植农桑的政策,其中包括爱惜民力,注意使民以时,不耽误农时季节等。造漆器、雕镂俎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群臣会苦谏。更重要的是此种行为从性质上来讲是“首创奢淫”,而这恰恰是“危亡之渐”,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制造了漆器,还会要金器,有了金器,可能就想要玉制的器物,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因此,谏者实际上是从这些小事中发现了事物发展的苗头,才极力规谏的。如果等到过失已经很大了再谏,就没有必要了。

(2)唐太宗为何对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无所复谏”的行为有所不满?他对大臣提出了什么要求?

对自己的大臣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就是说不管是才有苗头,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而皇帝本人,面对这种情况,也决不能以“业已为之”“业已许之”为借口搪塞大臣,而应该立即“停改”,否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唐太宗对历朝覆亡教训的深刻把握上的,体现了他的谨慎细致。

7、总结:唐太宗在论述 “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采用的论证方法有:

比喻论证──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类比论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假设论证──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对比论证──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事实论证──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8、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湖南省蓝山二中《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