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湖南省蓝山二中《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教案» 正文

湖南省蓝山二中《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教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阅读:68447

概要: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两本书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教学重点:l 掌握《求谏》中的重点字词。l 了解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所采用的论证方法。l 正确评价封建帝王的纳谏。教学过程:1、 导入:对本单元学习内容作个简介: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

湖南省蓝山二中《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教案,标签: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两本书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

教学重点:

l       掌握《求谏》中的重点字词。

l       了解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l       正确评价封建帝王的纳谏。

教学过程:

1、    导入:

对本单元学习内容作个简介:

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

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本单元所选的《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

课文分别选自吴兢的《贞观政要》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都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的经典作品。前者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框架之内的治国之术,唐太宗作为一位开明的君主,能够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为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开创奠定了基础。后者则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进步知识分子跳出君主专制的框架,对君主专制体制所做的清醒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一为帝王治国思想的总结,一为帝王专制的批判,两篇课文对比阅读,可以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并吸取其中精华的东西。

二、《求谏》文学常识、写作背景简介:

1、《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

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2、《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3、《贞观政要》与李世民辞世前所写的《帝范》一书一道成为后世帝王的政治历史教科书。因此,它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一把钥匙。

四、课文朗读:

教师朗读正音。

五、逐则翻译点评。

   翻译见课件。

1、  第一段中唐太宗的论述包含几层意思?他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一节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他先是用比喻类比的方式,指出就像必须照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面容一样,皇帝要知道自己的过失,也必须依靠忠正之臣的谏诤。接着,唐太宗做了一个假设:“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假如皇帝自以为是,臣子又不加匡救,想要国家不危败,又怎么可能呢?换句话说,就是要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皇帝和臣子互相配合才成,不仅皇帝自身要谦虚谨慎,不能刚愎自用,臣子也要及时谏诤,积极匡救皇帝的过失,否则就会国家“危败”。而“君失其国”,直接的后果就是“臣亦不能独全其家”,皇帝和臣子的关系实在是唇齿相依呀。这里唐太宗实际上从论述“君道”转向了对“臣道”的论述。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史实中寻找到了证据:“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他指出隋朝的灭亡虽然是隋炀帝的暴虐所致,但是臣子不能极言规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他希望公卿们借鉴“前事”,“每看事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2、  第二段中君臣的谈话时围绕什么内容进行的?各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用了什么方法?

这一节君臣的议论还是围绕君臣的关系展开的。唐太宗发挥了他君臣互相配合的观点,把君臣比之为鱼和水的关系。谏议大夫王珪起身而对。这一席话是承接唐太宗的话而来的,有点表明臣子忠心和决心、不辜负皇帝“厚爱”的意思。他首先用比喻类比论证的方式开始议论,他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这里有点劝谏皇帝广开圣听的意思,但接下来他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则悄悄转换了话题,君道转到了臣道,过渡点在“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 重点不在圣主,而在“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言外之意,要以此作为学习的楷模,更何况现在唐太宗广开圣听、不耻下问、无所避讳,所以他们更愿意“罄其狂瞽”,尽其所能。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之”。这是一项高明的举措,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官员行使监督权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应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

[1] [2] [3]  下一页


Tag: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湖南省蓝山二中《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