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合欢树》课堂教学实录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307

概要: 生:腿。 师:对了,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工作。好像更重要的有个内容——她们和史铁生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从来不提起母亲。为什么? 生:怕他伤心。 师:对了,怕史铁生伤心,这是二。但是,她们最怕的是什么呢?既不提起,又怕什么? 生:我觉得最怕的是史铁生忘了他的母亲。 师:对,所以“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请大家圈下一个词——“终于”。下面要请同学们想想看,你认为“终于”这个词包含着哪几层意思?两两讨论一下,然后起来回答。 生:我觉得“终于”包含了两个角度,一个是作者本身,就是他和老太太聊天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讲到他的母亲,他可能心里也会觉得她们为什么不讲呢,终于等到这一年,她们终于讲了,其实作者心里可能一直很希望老太太她们讲到他的母亲。这是一个角度,就是作者的角度。另一个角度是老太太,她们之前一直没有提起是因为怕史铁生伤心,但是她们又真的很害怕他会忘了他的母亲,所以她们忍了一年又一年,还是讲了。 师:还有补充的吗?……如果今天大家回去,翻一翻《汉语大词典》,我们对刚才女同学的发言,既有热情的肯定,也可以作一点补充。“终于”,包含了

《合欢树》课堂教学实录,标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生:腿。

   师:对了,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工作。好像更重要的有个内容——她们和史铁生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从来不提起母亲。为什么?

   生:怕他伤心。

   师:对了,怕史铁生伤心,这是二。但是,她们最怕的是什么呢?既不提起,又怕什么?

   生:我觉得最怕的是史铁生忘了他的母亲。

   师:对,所以“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请大家圈下一个词——“终于”。下面要请同学们想想看,你认为“终于”这个词包含着哪几层意思?两两讨论一下,然后起来回答。

   生:我觉得“终于”包含了两个角度,一个是作者本身,就是他和老太太聊天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讲到他的母亲,他可能心里也会觉得她们为什么不讲呢,终于等到这一年,她们终于讲了,其实作者心里可能一直很希望老太太她们讲到他的母亲。这是一个角度,就是作者的角度。另一个角度是老太太,她们之前一直没有提起是因为怕史铁生伤心,但是她们又真的很害怕他会忘了他的母亲,所以她们忍了一年又一年,还是讲了。

   师:还有补充的吗?……如果今天大家回去,翻一翻《汉语大词典》,我们对刚才女同学的发言,既有热情的肯定,也可以作一点补充。“终于”,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时间的等待。“终于”总是有一段时间的,不能由刚才马上到现在,这个不能用“终于”。第二,刚才女同学讲到,头脑的酝酿。想了好多次,但一直没有实行。第三,行动的努力。时间的等待、头脑的酝酿、行动的努力,所以“终于”这个词和另外一个词语“最终”截然不同,这两个词语不能随意调换。请一位同学把“终于”包含的三层意思再复述一遍好不好?

   生:“终于”包含着三层意思,一层是时间的等待,一层是头脑的酝酿,以及行动的努力。

   师:对,所以“终于”又提到了母亲。提到母亲以后,就带出了合欢树。所以刚才我说的,写这几个老人,不仅使整个主题更有厚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生:引出合欢树

   师:对,几位老太太在文中还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使文章合欢树的出现显得非常自然。听了老太太的话——“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的感觉怎么样?

   生:“一阵抖”。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师:“我心里一阵抖”,发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在王安忆的这段话里,“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从心里的震动开始,逐步“趋向理性”。(引导学生看屏幕显示的第二句王安忆语“情感经过历练逐步趋向理性”。)所以老太太的出现还起了一个很重要的过渡作用。

   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看合欢树。母亲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后来竟变成了一棵合欢树。第一个问题,母亲为什么要把路边的合欢树搬回家?她没有搬其他的草其他的花,搬的是合欢树,搬的是含羞草。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首先我们从第一自然段知道母亲是个爱美的女性,所以她搬了合欢树是情理之中的——她本身喜欢花。另外,母亲把含羞草搬回家,可能是想让“我”,也就是她的儿子看到花,心情会好一点。

   师:你有一点讲得非常好。母亲是一个很爱美的女人,和第一个自然段相照应。另外,她也想让家里增添一些欢乐的气氛。那为什么要她不找其他的花,而找含羞草呢?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生:我觉得呢,就是母亲那时候去帮他找工作,而且作者的脚已经残废了,遇到很多困难。就像含羞草一样,每次去碰它它就合拢然后战胜自己的困难,再重新开放。母亲就想通过这盆草告诉他的儿子,让他看到它会有另外的想法,让他坚强地活下去。

   师:在你讲话的里面,其实已经有一个闪光点——“和含羞草一样”——什么和含羞草一样?你从母亲这个人的一生,她从文章里的出现,她和含羞草一样的是什么?含羞草是怎样的一种草?

   生:含羞草是你一碰到它它虽然会叶子合拢低下去,但是你一走开它又会和以前一样。

   师:生命力很顽强。还有别的同学发言吗?你看,含“羞”草,和母亲有相似的吗?

   生:朴素。

   师:母亲这么爱含羞草,因为含羞草和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你们说对不对呀?是那样的温柔而不张扬,美丽而不耀眼。这就是史铁生他注意到了母亲的性格——一个温柔而又坚强的女人。同学们,在这个地方我们看书一定要把它挑出来。你挑过以后,就会越来越觉得史铁生的文章是那么有味道。

   师:但是最后这个含羞草呢,却是一棵合欢树。这里有两个副词应该引起我们注意,是想不到的。第一个副词——

   生:“竟”。

   师:“竟是一棵合欢树”。第二个副词是哪一个?

   生:“但”。

   师:哦,不是,比“但”重得多了。

   生:“却”。

   师:对。第一个,“竟”是一棵合欢树;第二个,“却”长出了叶子。一个“竟”一个“却”,这个给史铁生一种深深的震撼。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情感经过历练,逐步地趋向了理性。

师:同学们,接下来文章写到:“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短短这个自然段,有几个句子啊?

   生:三个句子。

   师:我们是否应该注意这两个叠词——一个人进入沉思的时候,前边一个“慢慢”,后面一个“静静”,于是进入了一种静寂。啪!一个句号,造成了一个断裂,引起了下面最有哲理的一句话。我们齐声读一遍。

   生:悲伤也成享受。

   师:这个“也”字不能少。现在值得我们思考而不是讨论:悲伤,怎么会也成了一种享受呢?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述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大家熟悉这个名字吗?

   生:熟悉。

   师:有篇文章大家学过吗?《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写的,读过吗?

   生:(摇头)

   师:高三肯定会读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他说,有一个小孩他一不留神走进了森林,结果在森林深处遇到了他心里十分害怕,就奔啊跑啊逃啊,一股劲的终于走出了困境。第二天,他给朋友给老人讲述他昨天的经历,这个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一种喜悦、骄傲的神情,再也不是森林里的恐惧,死亡前感到的威胁。什么道理呢?因为中间已经有了一个时间的距离。按照美学最基本的原理,美,必须有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合欢树》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