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咏史诗三首》(长沙过贾谊宅、金铜仙人辞汉歌、过陈琳墓)教案3» 正文

《咏史诗三首》(长沙过贾谊宅、金铜仙人辞汉歌、过陈琳墓)教案3

[08-01 09:21:5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阅读:68773

概要:2.12 《咏史诗三首》教案(粤教版选读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了解咏史诗的特点,学习鉴赏咏史诗的方法2、学习诗歌比喻、对比、夸张、用典等表现手法3、掌握诗歌侧面落笔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4、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5、了解诗人所处的背景,理解诗人对时代的反思和生不逢时的感慨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历史,关注灿烂的中国文化【教学重点】了解咏史诗的特点,学习鉴赏咏史诗的方法【教学难点】1、鉴赏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词语的妙用2、掌握诗歌中双关手法【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互动、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咏史诗的知识点回顾: 1.什么叫咏史诗? ——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的诗歌 2.回顾我们学过的咏史诗词: ——诗歌:《蜀相》、《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 ——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 3.总结这些咏史诗的共同特色:(1)“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2)借助诗歌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托古讽今、托古寄慨、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

《咏史诗三首》(长沙过贾谊宅、金铜仙人辞汉歌、过陈琳墓)教案3,标签: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2.12 《咏史诗三首》教案(粤教版选读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了解咏史诗的特点,学习鉴赏咏史诗的方法

2、学习诗歌比喻、对比、夸张、用典等表现手法

3、掌握诗歌侧面落笔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4、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5、了解诗人所处的背景,理解诗人对时代的反思和生不逢时的感慨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历史,关注灿烂的中国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咏史诗的特点,学习鉴赏咏史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鉴赏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词语的妙用

2、掌握诗歌中双关手法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互动、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咏史诗的知识点回顾: 

1.什么叫咏史诗?

——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的诗歌

2.回顾我们学过的咏史诗词:

——诗歌:《蜀相》、《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

——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

3.总结这些咏史诗的共同特色:

(1)“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2)借助诗歌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托古讽今、托古寄慨、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

4. 咏史诗的内容:

1)对人或历史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2)通过仰慕凭吊古人,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 

3)对昔盛今衰的感叹,咏古实为伤今,讽喻社会现实 

5.由咏史诗的特色你认为鉴赏咏史诗要抓什么关键内容?(回忆以前咏史诗的鉴赏步骤)

(1)弄清史实——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2)体会意图——诗人的观点是什么?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诗人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因此,要揣摩历史,了解诗人意图所在,找出相关的词句

(3)领悟感情——诗人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推敲作者对此的态度,古今的联系;归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什么写作技巧?

这个写作方法就多种多样了,比如说用典

用典——诗歌中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用典的作用——①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②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学习《金铜仙人辞汉歌》

教学重点:诗歌用典、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诗歌语言品析,诗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理解诗人的身世之叹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以乐府诗著称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风格诗中反映出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强烈不满,对劳苦人民的疾苦亦寄予关切但也有一些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的阴郁情绪

其诗作中《李凭箜篌引》、《秋来》、《马诗二十三首》《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皆著名,他为人文思敏捷,诗作在语言上十分讲究,修辞手法极其多样,他以二十七岁英年离世,常与王勃等为后人引作“天妒英才”之力例,然已成绩斐然,假能天赐凡寿,使有圆熟之机会,则我华夏当又添一李白矣,此诚可喟也!

(二)学生结合并序,了解本诗的背景:

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正是这样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三)学生诵读品析,小组讨论

(四)本诗前四句,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试分析

作者运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用典等手法

刘郎:汉武帝——秋风客(比喻—象秋风落叶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

夜闻:马嘶——晓:无迹(夸张、前后对照—显示时代更迭的倏忽)

画栏、桂树、秋香(繁华)——三十六宫、土花碧(荒凉)(对比—物是人非,萧条冷落)

(五)试分析这首诗是如何怀古伤今,表现了什么?

汉武帝当日炼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象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而已只剩下虚幻的马嘶可是,“夜闻马嘶晓天迹”,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夜闻”句承上启下,它是上句的补充,使“秋风客”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也为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必要的铺垫汉武帝在世时,宫殿内外,车马喧阗如今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飘逸,三十六宫却早空空如也,惨绿色的苔藓布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

这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生命短暂,世事无常,表现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六)感受这四句诗的语言魅力

史实— 想象—作用

以上所写是金铜仙人的“观感”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建造的,矗立在神明台上,“高二十丈,大十围”(《三辅故事》),异常雄伟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它被拆离汉宫,运往洛阳,后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史实)习凿齿《汉晋春秋》说:“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李贺故意去掉史书上“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的情节,而将“金狄或泣”的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想象)这样,物和人、历史和现实便融为一体,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来(作用)

(七)“魏官……”四句,描写了什么事物,表现了事物怎样的情感?

中间四句用拟人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

[1] [2] [3] [4]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咏史诗三首》(长沙过贾谊宅、金铜仙人辞汉歌、过陈琳墓)教案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