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综合教案资料读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有感» 正文

读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有感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教案资料   阅读:68597

概要:看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有感 无聊拿起书来读,读到蔡先生的文章感悟很多,对于教育的思考也很多,便举一两点有兴趣的 同学可以看全文去 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我在译学馆的时候,就知道北京学生的习惯。他们平日对于学问上并没有什么兴会,只要年限满后,可以得到一张毕业文凭。教员是自己不用功的,把第一次的讲义,照样印出来,按期分散给学生,在讲坛上读一遍。学生觉得没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杂书;下课时,把讲义带回去,堆在书架上。等到学期、学年或毕业的考试,教员认真的,学生就拚命的连夜阅读讲义,只要把考试对付过去,就永远不再去翻一翻了。要是教员通融一点,学生就先期要求教员告知他要出的题目,至少要求表示一个出题目的范围;教员为避免学生的怀恨与顾全自身的体面起见,往往把题目或范围告知他们了。于是他们不用功的习惯,得了一种保障了。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所以学生都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都被称为「中堂」或「大人」)。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以后的出路。所以专门研究学术的教员,他们不见

读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有感,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看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有感

    无聊拿起书来读,读到蔡先生的文章感悟很多,对于教育的思考也很多,便举一两点有兴趣的
    同学可以看全文去
    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我在译学馆的时候,就知道北京学生的习惯。他们平日对于学问上并没有什么兴会,只要年限满后,可以得到一张毕业文凭。教员是自己不用功的,把第一次的讲义,照样印出来,按期分散给学生,在讲坛上读一遍。学生觉得没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杂书;下课时,把讲义带回去,堆在书架上。等到学期、学年或毕业的考试,教员认真的,学生就拚命的连夜阅读讲义,只要把考试对付过去,就永远不再去翻一翻了。要是教员通融一点,学生就先期要求教员告知他要出的题目,至少要求表示一个出题目的范围;教员为避免学生的怀恨与顾全自身的体面起见,往往把题目或范围告知他们了。于是他们不用功的习惯,得了一种保障了。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所以学生都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都被称为「中堂」或「大人」)。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以后的出路。所以专门研究学术的教员,他们不见得欢迎;要是点名时认真一点,考试时严格一点,他们就借个话头反对他,虽罢课也在所不惜。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来兼课,虽时时请假,他们还是欢迎得很;因为毕业后可以有阔老师做靠山。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劣性根,是于求学上很有防碍的。所以我到校后第一次演说,就说明:「大学学生,当以研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这些在描述20世纪初的文字用用在今天的大学竟然也是这么的符合,不免让我们对于中国的教育很是可悲,那时是「老爷」式学生,而现在是大爷式学生,只是变年轻了变的更有“活力”了吧!
到校后,在全体学欢迎会演说,说明德国大学学长、校长均每年一换,由教授会公学;校长且由神学、医学、法学、哲学四科之教授轮值;从未生过纠纷,完全是教授治校的成绩。北大此后亦当组成健全的教授会,使学校决不因校长一人的去留而起恐慌。 
    这种教授治校的大学体制,我觉得在今天仍然是应该提倡的和鼓励的



Tag:综合教案资料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
》《读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有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