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蒙娜丽莎之美》说课稿绍兴县钱清中学 王黎莉一、 教材分析这是读本中的一篇文章,读本是为辅助日常教学、增进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文学素质而设计的,基本属于自学内容。本文涉及绘画、音乐、诗歌等广阔领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高雅的艺术品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二、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难字词。〔易错读字∶摄 梭 挟 诠 呼号〕 〔多音字∶肖 和 处 〕 〈2〉了解傅雷生平及其成就。〈3〉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本文要点。〈4〉理解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设计依据∶语文教学大纲中对阅读的教学内容和要求。〔1〕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2〕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3〕 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并概括要点。〔4〕 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简单的自学方法。 〈2〉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想象能力。设计依据∶〔1
《蒙娜丽莎之美》说课稿,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蒙娜丽莎之美》说课稿
绍兴县钱清中学 王黎莉
一、 教材分析
这是读本中的一篇文章,读本是为辅助日常教学、增进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
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文学素质而设计的,基本属于自学内容。
本文涉及绘画、音乐、诗歌等广阔领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高雅的艺术品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难字词。
〔易错读字∶摄 梭 挟 诠 呼号〕 〔多音字∶肖 和 处 〕
〈2〉了解傅雷生平及其成就。
〈3〉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本文要点。
〈4〉理解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设计依据∶语文教学大纲中对阅读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1〕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
〔2〕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3〕 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并概括要点。
〔4〕 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简单的自学方法。
〈2〉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想象能力。
设计依据∶
〔1〕 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继续增加积累,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 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3〕 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
3、情感目标
领略艺术美和自然美,使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设计依据∶如今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通过审美教育调整学生心态。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脸容的神秘和音乐摄魂制魄的力量”的类比写法。
〈2〉特·文西艺术与东方艺术的相通点。
〈3〉理解瑶公特有的细腻的谜样的微笑。
设计依据∶〈1〉〈2〉两点属于文章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着重探讨了《蒙娜丽莎》迷人力量的来源及其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来源在于她谜一样的微笑,这一点比较简单,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而要理解她的微笑所产生的那种神秘的、令人捉摸不定的境界却是一个难题,作者用音乐中飘忽的旋律给人的类似的感受和东方艺术的精神作例证,所以把这三者之间的相通点向学生阐述清楚,并让他们理解便成了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四、 学情分析
教材中刚学习了《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学生对艺术美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但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人生阅历有限,要理解傅雷先生的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难度。
五、 教学方法
以讲解法、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之以诵读比赛法、咀嚼回味法、自学辅导法和多媒体教学法。
设计依据:本课文理解难度比较大,故以讲解法,引导发现法为主。由于篇幅较长,课前预习和自学也是必需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是能课前疏通字词,初步感知课文,能通过作者的语言直接去理解文章。在课堂上用诵读比赛法初步检测自学成果并通过设问推动学生思考,理解文章的内容,发挥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多媒体起到辅助教学作用。
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根据王松泉先生《阅读教育心理学基础》中将阅读过程分为感知、理解、表达和鉴赏评判四阶段,我将本文教学过程安排如下∶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