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二、仔细品味,把玩诗歌 (板书:把玩诗歌) 师:把玩诗歌。什么叫把玩呢?就是在那里仔细欣赏,变着花样欣赏。读诗是一个很美好的事情是吧?本来一首诗应该是感动我们心灵的,提升我们精神世界的这样一个美好的东西,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它呢?跟我们的读法,也可能跟我们老师的教法有一定关系。我今天就换个法子,跟大家玩一玩!这个玩不是不严肃的,而是一种审美,因此是一种大严肃。大家读了好几遍了,这个标题是这样写的:“你是我的同类”(板书:我是你的同类)我把标题改成这样,大家看看,跟原来有什么不同?大家自由朗读一下,想一想如果我要改成这个标题,这首诗在情感方面,语言方面应该会有什么变化?注意要开口读。(生自由大声朗读) (一)把玩诗歌——变标题 师:好,我们第一玩。把这个标题变一变,看它有什么不同? 生9:我觉得“我是你的同类”和“你是我的同类”不同之处就是,它们两个题目之间,你和我的关系不同。 师:什么关系? 生9:那种包含关系。 师:包含? 生9:“你是我的同类”就表示先有了我,然后才会有了你,但是“我是你的同类”就表示先有了你然后才有了我。 师:这个我还没想到
《你是我的同类》教学实录,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二、仔细品味,把玩诗歌
(板书:把玩诗歌)
师:把玩诗歌。什么叫把玩呢?就是在那里仔细欣赏,变着花样欣赏。读诗是一个很美好的事情是吧?本来一首诗应该是感动我们心灵的,提升我们精神世界的这样一个美好的东西,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它呢?跟我们的读法,也可能跟我们老师的教法有一定关系。我今天就换个法子,跟大家玩一玩!这个玩不是不严肃的,而是一种审美,因此是一种大严肃。大家读了好几遍了,这个标题是这样写的:“你是我的同类”(板书:我是你的同类)我把标题改成这样,大家看看,跟原来有什么不同?大家自由朗读一下,想一想如果我要改成这个标题,这首诗在情感方面,语言方面应该会有什么变化?注意要开口读。(生自由大声朗读)
(一)把玩诗歌——变标题
师:好,我们第一玩。把这个标题变一变,看它有什么不同?
生9:我觉得“我是你的同类”和“你是我的同类”不同之处就是,它们两个题目之间,你和我的关系不同。
师:什么关系?
生9:那种包含关系。
师:包含?
生9:“你是我的同类”就表示先有了我,然后才会有了你,但是“我是你的同类”就表示先有了你然后才有了我。
师:这个我还没想到呢!(哄堂)真是没想到!
生9:就是说,按照这首诗的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来说,肯定是先有母亲再有了孩子的。(生笑)
师:一般是这样。(笑声)好,分析得挺好的,你体验得很细致啊。她说这是包含关系,谁先谁后的问题。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的感受的?
生10:“你是我的同类”就是以我为中心的,“我是你的同类”就是说以你为中心。
师:这个小家伙!有个中心问题,是不是啊?摆在前面和摆在后面表明强调的重点不同,是吧?有道理啊。我们生活当中说话,你和我在一起的时候,用“你”又用“我”这两个代词的时候,谁放在前面,谁放在后面,还是有点讲究的是吧?那你接着说,有些什么讲究?
生10:生活中一般主语放后面。(哄堂)
师:主语放后面?(笑声)不对吧?
生10:我搞忘了……
师:一般主语放前面。不过你的意思我懂了——你可能想说生活中有时需要有礼貌的说法是“你和我”,“我”放后边是吧?你再进一步思考一下,“你是我的同类”和“我是你的同类”重心有所不同——你的感觉很好!你很聪明,一看你眼神就知道!你再说说,如果改了标题,后面的诗句好多地方都要改。你们看看哪些地方要改?简单说一下,举个例子就行了,谈自己的体会。
生11:我觉得如果是“我是你的同类”,那么是以“我”为重点,最后面一句:“不是吗,孩子”如果改的话,就变成另一种方式来说明。
师:你再接着说,这首诗以文字来看,它是母亲写给谁的呀?
生11:是母亲写给孩子的。
师:刚才那个同学说,如果把我放在前面是以“我”为中心的。现在原文是把“你”放在前面的。如果你改成说“我是你的同类,无论多遥远的距离,我都能听到你的呼唤”……
生12:首先,我觉得如果是“我是你的同类”,对“你”是一种尊重,而且改“你”的话是整篇文章都描写“你”,而不是描写“我”,所以“你”是开头。“你是我的同类,无论多遥远的距离”,那就说明了,“你”在“我”心目中的分量是非常重的。
师:呃,最后这句话说到点子上去了。她是把孩子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放前面。是不是这样,我也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这么解释,是吧?第一玩,就这样玩啊。
(二)把玩诗歌——变“点睛”句
(师板书:二、点睛句)
师:请大家把最后一段齐读一下:“你是上帝给我——”一、二!(生齐读)
师:读得不错。古诗啊,里面经常有所谓诗眼。哪位懂什么是诗眼?啊你说——
生13:我觉得诗眼就是整首诗的中心、重点,整首诗就是围绕着这个诗眼写的。
师:好,她回答得很棒!一个人的眼睛是能够代表人的精神世界的地方,诗眼就是诗的眼睛,也就是一首诗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词,是整首诗的中心、主旨之所在或点题的地方。那么这首诗最后一句:“不是吗,孩子”它是一句点题的。有些诗它不用点题,风格比较含蓄的、朦胧的。这首诗从文字本身看是母亲写给孩子的一首诗。那么,我的意思就是说,既然前面我们换了标题,我们把这句话:“不是吗,孩子”,把“孩子”换成其它的词行不行?大家现在默读一下这首诗,根据诗的内容来看,你认为这个“孩子”可以换成哪些词?道理何在?要交流就交流一下也行。(生讨论)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还可以改成什么?看看你的思维的开放性,读诗有时候就是要会玩儿,知道不?
生14:我觉得“孩子”最好是不要变为好。首先呢,孩子是母亲心里的一块肉,在母亲的心里孩子还是最为重要的,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孩子”是不能以其它词来代替的。
师:有些道理。你说——
生15:我是从同学的两种观点来考虑的。一种呢,就是象刚刚那位同学邓敏她说的一样,孩子是最好不要变的。因为孩子在双亲的心里占有一个很特别的位置,一般是没有人可代替的,所以说这个“孩子”最好是不要变;另一种,是可以变成自己的“亲人”,我说是变成母亲父亲。因为有些孩子对母亲父亲有那种特别亲情,也是其它的无法代替的。至于其他的,我就不知其他同学怎么想的。(笑声)
师:挺好!
生16:我想可以改成“亲爱的”,(哄堂)因为这个我……
师:你没早恋吧?(哄堂)
生16:没有,我很乖的。(笑声)因为从这篇文章里每个句子来看,都看得出文章所叙述的这个人跟作者的关系是非同一般的,是非常亲密的,而这种关系不一定就是孩子跟母亲的关系,有可能是其它关系,有可能是跟丈夫啊,兄弟啊什么的……(哄堂)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