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色彩之歌纪 弦 纪弦(1913——)原名路逾。河北清苑县人。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与戴望舒等人在上海创办《新诗》月刊,当时以路易士的笔名发表诗作。1945年改用纪弦。1948年去台。1956年发起组织“现代派”。1976年移居美国。主要作品集有《行过之生命》、《飞扬的时代》、《摘星少年》等。 终于回到色彩的世界里来了! 我首先接受了一打的欢呼: 锌白、土黄、棕、热烈的米、高贵的红、 黄与柠檬黄; 草绿、翠绿、天青、普鲁士蓝和中国少女 的发的神秘的黑。 没有紫的;没有橙的。 但我可以取之于红或青或蓝的和声; 取之于黄或朱或红的和声。 而让棕与绿的结合成为橄榄绿; 让棕与红的结合成为土红; 让白与黑的结合成为失恋的灰色。 —--这就够了。 于是我拿着画笔, 以一个乐队指挥者的姿态,站在我的画布 之前了: 岂不是 神一般的庄严吗? 赏 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色彩之歌》?因为他曾经学过美术,对色彩谙熟。但色彩怎
纪弦《色彩之歌》赏析,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色彩之歌
纪
纪弦(1913——)原名路逾。河北清苑县人。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与戴望舒等人在上海创办《新诗》月刊,当时以路易士的笔名发表诗作。1945年改用纪弦。1948年去台。1956年发起组织“现代派”。1976年移居美国。主要作品集有《行过之生命》、《飞扬的时代》、《摘星少年》等。
赏
诗人为什么要写《色彩之歌》?因为他曾经学过美术,对色彩谙熟。但色彩怎么能谱歌呢?它们不外是红、黄、蓝、白、黑。不,色彩在诗人心目中是有灵性的,它连着感情,连着生活,连着世界上的万物。因此,《色彩之歌》是以色彩唱出的心灵之歌、生活之歌、世界之歌!
这首诗从诗人重返色彩世界写起,也许诗人曾有一度没有问津绘画,今天重操旧业,好似旧友相逢,首先接受的是色彩的欢呼和歌唱。12种色彩,就是12个音阶,它们个性鲜明,声调响亮,唱出一个又一个的欢迎曲。这与其说是色彩的喜悦,不如说是诗人心情的兴奋。在这里,诗人的情感借色彩表现出来了。是移情?是拟人?怎么说都可以。
然而,这还只是“色彩之歌”的序曲,虽然热烈,但多少有点单调。因为生活世界是多色调的,繁复的,所以色彩之歌也不能只是西方的小号,中国的洞箫,它还应该有配乐,有和声,有交响。所以,12种色彩还要调制出千百种颜色,这样才能歌唱五色缤纷的生活。
如此,色彩组成乐队,诗人拿起画笔,就是乐队指挥。他站在色彩中间,构思着生活的乐章—---美妙的图画。他成为色彩的主人,同时也感到自己是生活的创造者、世界的主宰。所以,他的主体意识生发出一种“神一般的庄严”!
作者的确不愧为绘画艺术家,他对色彩那么敏感,那么知心,他调动色彩,指挥若定,得心应手。同时他也不愧为优秀诗人,能从平凡、普通的色彩中,突发奇想,把色彩与音乐联系起来,赋予色彩以生命,并在主客体交融中,借色彩以抒怀,表现自我,歌唱人生。说到底,《色彩之歌》还是人之诗,人之歌!
上一篇:白萩《雁》赏析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