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综合教案资料文言文古今义(27页)» 正文

文言文古今义(27页)

[10-21 00:03:4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教案资料   阅读:68844

概要:掌握方法点津:文言文的古今异义包括实词的古今异义和虚词的古今异义(很多虚词现代汉语里已经不用了)。实词的古今异义可以通过字的本义和意义引申的规律加以掌握,虚词的古今异义主要通过它们的用法来掌握其意义。 实词本义及其意义引申规律:汉字根据造字和用字法,分为“六书”。即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初中阶段最常用的实词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会意和形声字的表意部件来进行推测。所谓表意部件绝大多数就是字的表形偏旁。如:王字旁的字基本都与“玉”有关,月字旁的字基本都与“肉”有关,“辶”的字基本与“到、往、去的动作行为”有关……这个可以通过把相同偏旁的字归纳在一起整理记忆。现在查找某字的本义用百度字典就能查到。引申规律:相关、相反。相关指的是由本义出发,发展出与之相关的意义;相反指的是由本义出发,发展出与之相反的意义。表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改变等。以下我仅以“安”为例。如果孩子能够记住,就直接记住,记不住可以用我的方法,既是对孩子文字修养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阅读课外文言文,懂得用本义去理解,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初中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汇总(按音序排列)安教材中出现过的义项

文言文古今义(27页),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掌握方法点津:

文言文的古今异义包括实词的古今异义和虚词的古今异义(很多虚词现代汉语里已经不用了)。实词的古今异义可以通过字的本义和意义引申的规律加以掌握,虚词的古今异义主要通过它们的用法来掌握其意义。

    实词本义及其意义引申规律:汉字根据造字和用字法,分为“六书”。即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初中阶段最常用的实词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会意和形声字的表意部件来进行推测。所谓表意部件绝大多数就是字的表形偏旁。如:王字旁的字基本都与“玉”有关,月字旁的字基本都与“肉”有关,“辶”的字基本与“到、往、去的动作行为”有关……这个可以通过把相同偏旁的字归纳在一起整理记忆。现在查找某字的本义用百度字典就能查到。引申规律:相关、相反。相关指的是由本义出发,发展出与之相关的意义;相反指的是由本义出发,发展出与之相反的意义。表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改变等。以下我仅以“安”为例。如果孩子能够记住,就直接记住,记不住可以用我的方法,既是对孩子文字修养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阅读课外文言文,懂得用本义去理解,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初中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汇总(按音序排列)

教材中出现过的义项

1、【虚词】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实词】安生,有“养”的意思。(衣食所安,所安指的是用来使生命得以安稳的东西,即养生的东西)

【助记】:安是房子下一个女,本义安全。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弱女子只有在房子里(家里)才是最有安全感的。

实词引申义的记忆方法:由此可以联系到生活安全那就是安定,衣食安全就是安逸,也就是生活有人供养、养活,出行安全就要放慢速度(危险路段常有慢行标志)。等等。

安也是常用虚词之一,它的主要用法是疑问句的标志,或作为疑问副词表反问,相当于“岂”,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或作为疑问代词用在疑问句中,作宾语往往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沛公在安,就是沛公在哪里的意思。)

【知识来源】(请使用http://www.zdic.net/来再现查阅):

会意。从“女”在“宀”(深屋)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本义

形容词:安定、安全、安稳;

引申:

形容词:缓慢(安步当车:慢慢地走,就当是坐车。)

动词:使安定、使安全、使安稳;安排(使各种事情稳稳当当就是把事情安排好);存着……心,怀有(安着什么心)

副词:怎么,相当于“岂”,表疑问,用于反问句。

代词:谁?什么?哪里?,均为疑问代词,也用于疑问句。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1、影响(被于来世,泽被后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Tag:综合教案资料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
》《文言文古今义(27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