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③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城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童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④“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课文梳理(语文版),标签:中考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③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城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童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④“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⑤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贾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贫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莱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绳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⑥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⑦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有删改)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归咎: ②束手无策:
(2)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品读后,请说说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为什么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2分)
(3)文中通过介绍“生物人侵”的现象,告诉人们“生物入侵”的不良后果。请写出这些不良后果。(2分)
(4)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给“生物入侵者”下个定义。(2分)
(5)请举例说明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3分)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联系上文,并就生物物种迁移问题,谈谈你的看法。(4分)
材料①:一些专家主张人类不该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能够生存下来的虽然是强者,但它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自然界的平衡终究会实现。
材料②:2003年,我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益突出,紫茎泽兰、豚草等在辽宁、云南等地蔓延,累计造成1. 5亿亩森林受害。这些地方正在全面围剿外来入侵生物。
答案:2 (1)①归罪。②比喻没有办法。点拨: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去理解,切忌孤立地去解释。(2)因为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人为干预很少,大规模的物种迁移难以形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点拨,此题意在考查筛选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题干中限定了要筛选的信息的时间是“人类文明的早期”,根据此提示,从相关段落中找出生态系统不会失衡的原因。第②段中“因此”一词,表明前面的内容即为要作答的内容,找出要点加以概括即可。(3)造成经济损失、威胁生物物种。点拨:此题意在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时从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筛选出相关的段落为第③、④段,而第④段的首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明了生物人侵的不良后果。(4)“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来生活在某地区的通过非自然途径转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生物物种。点拨一: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驾驭能力。命题者避开了让大家简单判断的形式,而让我们对要说明的名词进行概括。解答时要抓住“生物入侵”的本质属性,用判断的句式进行概括。(5)说明的语言特点:①生动形象②准确举例: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点拨:此题意在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能力。本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明了生物入侵的现象,属生动说明。男外准确性也是说明文语言的一个基本要求。(6)示例:生物物种的迁移虽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但对有害的生物人侵必须采取措施,因为它破坏了那里的生物物种,造成了经济损失。点拨: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应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做到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总结提示:本试题涉及的知识有词语含义的理解,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特点,筛选并概括信息等,题型均为主观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重视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敢于提出有创造性的看法。
【考题3】(2004,无锡,15分)www.88haoxue.com(www.88haoxue.com)
指纹——未来的万能钥匙
①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虽然唇纹、眼睛里的虹膜视网膜也人人不同,但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
②指纹识别技术其实分警用和民用两大类,思路是很不同的。派出所里给犯罪嫌疑人录指纹,不但要十个指头都录,而且都要旋转180度,因为犯罪现场找的指纹往往只是残缺不全的小片,所以指纹算法上用残缺指纹在指纹库里找嫌疑人,往往会找到很多个“可能是”的结果,需要专家一一比对排除。民用指纹则不然,录指纹只录一个或两个平面指纹用于身份识别,用的时候也要求完整无缺的平面指纹,算法比对只有“是”或“不是”两种结果。但民用指纹库也可以为刑侦破案服务,比如广州市外来人口指纹库就为抓通缉犯作了不少贡献,有的还是在广州隐藏了几年的重案犯呢,改了名字改了相貌却改不了指纹。
③指纹识别技术最核心的是算法,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如脊、谷和终点、分叉点或分歧点,就可以从特征值中非常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虽然从出生到老不变,但小时候的成长发育会使指纹变长,中年发福会使指纹变宽,所以指纹算法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目前我国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算法,在处理指纹变形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一公司前不久还花了十万美元购买了该算法的使用权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上一篇:中考古诗词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