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教案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口语交际就、语言表达与运用» 正文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口语交际就、语言表达与运用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考语文教案   阅读:68390

概要: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此题的考点是口语交际中的“劝说”,劝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注意对象和场合,做到语言表达的得体;②要做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③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答案示例:《三国演义》确实是一本好书,但如果在课堂上偷偷地看,既影响课堂学习,又使阅读乐趣大打折扣,何不课后才看呢?【提高训练】1.根据下面的叙述,分别写出谭强给父母和叔叔拨打两个电话的内容。要求:①意思齐全。②表达得体、简洁。③符合口语特点。小强打算这个星期不回家了,他想利用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到省城去一趟,让在省城工作的叔叔带他到书店去买几本学习辅导材料。由于自己是初次去省城,因此还需要叔叔周六下午到长途汽车站接自己。此时已是周五下午,小强决定分别给自己的父母和叔叔打电话。2.据中新网2006年3月17日电,为了保证儿子上大学,重庆一位三轮车夫辛苦蹬车,最终累死在街头。多么辛苦和崇高的父亲啊!想想我们的父亲哪个又不为我们的成长辛苦奔忙呢?写一则短消息,发送给自己为生活忙碌的父亲吧!(30字以下)3.在宋朝大诗人陆游8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口语交际就、语言表达与运用,标签:中考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此题的考点是口语交际中的“劝说”,劝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注意对象和场合,做到语言表达的得体;②要做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③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答案示例:《三国演义》确实是一本好书,但如果在课堂上偷偷地看,既影响课堂学习,又使阅读乐趣大打折扣,何不课后才看呢?

【提高训练】

  1.根据下面的叙述,分别写出谭强给父母和叔叔拨打两个电话的内容。

  要求:①意思齐全。②表达得体、简洁。③符合口语特点。

  小强打算这个星期不回家了,他想利用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到省城去一趟,让在省城工作的叔叔带他到书店去买几本学习辅导材料。由于自己是初次去省城,因此还需要叔叔周六下午到长途汽车站接自己。此时已是周五下午,小强决定分别给自己的父母和叔叔打电话。

  2.据中新网2006年3月17日电,为了保证儿子上大学,重庆一位三轮车夫辛苦蹬车,最终累死在街头。多么辛苦和崇高的父亲啊!想想我们的父亲哪个又不为我们的成长辛苦奔忙呢?写一则短消息,发送给自己为生活忙碌的父亲吧!(30字以下)

  3.在宋朝大诗人陆游880周年诞辰之际,学校文学社准备召开主题为“读陆游诗词,做爱国青年”的纪念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会议拟写一段结束语。

  要求:内容扣住主题,语言要有文采,不少于80个字。

  4.2006年的5月4日,又一个朝气蓬勃的日子,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又一个我们的节日。学校要举行一次庆祝活动,初三同学们更是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着。

  ①请你为这次庆祝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②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一段开场白。(100字以下)

  5.某实习记者去采访精神病医院的一位女患者,在她事先拟好的采访提纲中有两个问题:①您什么时候得的精神病?②得病前您感觉怎么样?在采访路上,她总感觉这两个问题不妥,却又不知该如何问,请你帮她改一改。

  答: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6.王校长今年4月份的电话费突然增至445元,比平时多出300多元,于是向电话局查询。负责接待用户质询的小朱向办公室张主任作了汇报,经反复核查,最后把多收的款共计302元退给了王校长。

  ①小朱向张主任这样汇报: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朱向前来领款的王校长的儿子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

  7.请完成下面口语交际题。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中学生“不许进入营业性网吧”,但一些同学仍背着家长和老师上网吧,网吧老板也违规经营。对此,你作为一个中学生,怎能袖手旁观?于是,你到网吧找朋友小亮。

  ①你对正贪恋上网的小亮说: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对违规经营的网吧老板说: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的材料是复方川贝片的说明书。如果你是一名医生,请用通俗的口、语向就诊的一位农民老大爷介绍药品的功能、作用、用法与用量(不超过60个字)。

  成分:川贝母、甘草、陈皮。规格:每片含量1mg。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润肺平喘,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三次,全天用量不得超过6mg。注意事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忌用。

二、语言表达与运用

(一)考点分析

  语言表达运用,是中考语文中必考的内容。这也是考查同学们掌握语言水平的重要手段。这一题型,从题目数量上来看,一般由一个到三个组成。分值一般在4到6分。这一题型的位置一般是放在阅读之后,作文之前。

  这一题型命题形式比较灵活。这一特点,在近几年趋势越来越明显。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句式的选用与变换;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仿写句子、压缩语段。

  近年来,在一起地方的中考语文阅读中,最后一个题目,也往往会结合阅读的内容,来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这也应该引起同学们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备考指南

  因为这一题型的命题形式比较灵活,这给不少同学们的复习备考,带来了不少困难。更有不少同学们,根本不去准备这一部分内容。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要明白一点,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先了解下面的一些内容,然后做后面的模拟题目。

  1、句式的选用与变换

  (1)主动句与被动句

  主语是施动者,即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的句子是主动句;

  主语是受动者,即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这种句子叫被动句。

  一个主谓句,既有施动者,又有受动者,可以按照表达的需要,或者选用主动句,或者选用被动句。

  (2)肯定句和否定句

  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也可以从反面去表达。

  从正面表达意思的,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相同的意思的,是否定句。

  (3)陈述句和反问句

  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肯定有力,往往既能强调,又能表达强烈的感情。

  反问句:"难道你就不想到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北方的农民?"

  陈述句:"你一定会想到,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农民。"

  (4)句式变换、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A 因为变换句式是在同义句式中间进行的,所以变换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原意,不管题目本身是否有明文要求。为此,同句式的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增、删、换、调),但变动不要太多。

  B 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对应的同义句式,如长句和短句相对应、主动句和被动句相对应等等。要按照用对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

  2、简明、连贯、得体

  (1)简明  所谓简明,"简"是对量的要求,指不重复罗嗦;"明"指清晰明白,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

  要用语简明,必须做到:

  ①用语尽可能少,不重复,不说多余的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中考语文教案中考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教案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口语交际就、语言表达与运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