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教案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口语交际就、语言表达与运用» 正文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口语交际就、语言表达与运用

[05-18 22:32:4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考语文教案   阅读:68390

概要:②用语明确,力避歧义、含混;③用语须朴素,力避晦涩难懂;④句子宜短不宜长。(2)连贯 把若干句子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语气的通顺畅达,也就是要注意连贯。对连贯的考查有两种方式,一是句子的衔接,二是句子顺序的调整。句子衔接要做到:①话题保持同一,对于记叙类,陈述的角度要一致,即陈述对象(通常就是主语)不可轻易更换;对于议论类,观点前后要一致,观点和材料要保持一致。②内容要合乎事理,符合逻辑,保持内在的一致性。③语句要前后照应,比如问与答的照应,前面的排序与后面的排序的照应,指代的前后照应,句式的前后照应,关联词的前后照应等。调整句子应遵循:①中心和思路是排序的内在依据,因此明中心理思路最为重要。明中心,对于记叙说明类,要明确记叙说明的对象;对议论类,要明确论题或论点。理思路,记叙说明类,要理出记叙说明的顺序,议论类要理出论证的顺序和层次。②抓语言标志。比如前后呼应的关联词语,反复出现的关键性词语,重复出现的相同句式,前后对应的句子,表示顺序的词语等,这些都是排序的依据,应充分加以利用。调整句子的顺序,一般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定中间。也有的从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口语交际就、语言表达与运用,标签:中考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②用语明确,力避歧义、含混;

  ③用语须朴素,力避晦涩难懂;

  ④句子宜短不宜长。

(2)连贯  把若干句子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语气的通顺畅达,也就是要注意连贯。

  对连贯的考查有两种方式,一是句子的衔接,二是句子顺序的调整。

  句子衔接要做到:

  ①话题保持同一,对于记叙类,陈述的角度要一致,即陈述对象(通常就是主语)不可轻易更换;对于议论类,观点前后要一致,观点和材料要保持一致。

  ②内容要合乎事理,符合逻辑,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③语句要前后照应,比如问与答的照应,前面的排序与后面的排序的照应,指代的前后照应,句式的前后照应,关联词的前后照应等。

  调整句子应遵循:

  ①中心和思路是排序的内在依据,因此明中心理思路最为重要。明中心,对于记叙说明类,要明确记叙说明的对象;对议论类,要明确论题或论点。理思路,记叙说明类,要理出记叙说明的顺序,议论类要理出论证的顺序和层次。

  ②抓语言标志。比如前后呼应的关联词语,反复出现的关键性词语,重复出现的相同句式,前后对应的句子,表示顺序的词语等,这些都是排序的依据,应充分加以利用。

  调整句子的顺序,一般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定中间。也有的从局部开刀,再逐步扩展到全体,比如说,首先认准了⑤和③连在一起,且必须⑤句在前,③句在后,如果有选项,凡不是⑤③排列的选项一律排除,然后再把剩下的选项比较一下,找出不同点,对照文句,很容易选出答案。如果无选项可以利用,排定⑤③后,再看⑤与哪一句有关联,③与哪一句有关联,这样一步一步排下去,也能调整好全部语序。

(3)得体

  运用语言要注意"得体",也就是说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

  语言表达得体,要兼顾6个方面的因素:

  ①谁说,说话要符合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②说给谁,说话要考虑听话的对象。

  ③说什么,说话的内容必须精心挑选,确定重点。

  ④怎样说,选择恰当的句式、语气。

  ⑤为什么说,目的必须恰当而明确。

  ⑥什么场合说,选择好说话的时间、地点、氛围等。

  语言得体,还要注意:

  ①用好谦敬词语。谦称只能用于自身,用于对方就贬低了对方;尊称只能用于对方,用于自身,等于抬高了自己。

  ②注意词语的褒贬色彩。

  ③语体色彩必须和谐一致。

  ④学会面陈和转述。当面陈述比较简单,只要根据双方关系,把内容讲清就行。而转述,则要根据时间、地点、对象的变化,适当变化内容,主要是称呼和时间的变化。

3、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是概括类题目,要求同学们在阅读理解材料、分析问题时,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它的本质特征,去掉一切次要的、非本质的内容,提炼出实质性的主干。

  压缩语段要弄清句与句、段与段、层与层、层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看清思路;概括出的内容要涵盖整体,不能过窄或过宽;要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色彩;概括用语要得体,要符合文体特征,用语应当简明。

  4、中考典例

  (1)"刺网的捕获率极高,所有比网孔稍大的东西都无法脱逃。"这句话是从下面文段中抽出的,将它放回原文,恰当的位置是(  )

  刺网就是用刺来卡住鱼类的网,使用遍及全世界。[甲]这种网长2公里,厚度有4.5公里,有的被固定在海底,有的被安置在特定的海流中漂浮。[乙]1996年,加利福尼亚,在对刺网捕捞的研究中发现,每捕捉到22条旗鱼,就会有一条鲸或海豚成为误获物而死掉。[丙]由于廉价,使用广泛,刺网误获的鲸类比例很高。[丁]专家们认为,只要有刺网的地方,就会有无辜死亡的鲸。刺网还会抓住无辜的海鸟、海龟和不允许捕捞的鱼类。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上述题目是考查衔接的。做这种题目,首先要通读所给题目的内容。同学们通过阅读,可以知道选文讲述是刺网。选文的思路是:总说——长厚、位置——误捕——危害。题干中的语句,"刺网的捕获率极高,所有比网孔稍大的东西都无法脱逃。"也是在谈"误捕" 问题。原文从"乙"处开始,就在谈这个问题。所以题干中的语句应该放在"乙"处,答案应该选B。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但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粒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或:免费教科书惠及贫困生。

  解析:这是一道考概括或者压缩语段的题目。通过阅读选文,要找出关键词,"贫困生"、"免费"、"教科书",然后用语言把它们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关键词是不能够少的。

(3)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童年》,我们体会到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读《水浒》,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中考语文教案中考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教案
》《2017中考总复习教案:口语交际就、语言表达与运用》相关文章